【文档说明】美术【湘美版】三年级上册《12. 盘泥条》教学反思2.doc,共(2)页,4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88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盘泥条》公开课教学反思《盘泥条》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这一课主要教学目标是:感受中国的陶瓷文化,学会泥条盘筑的方法。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众所周知,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瓷的国度。五千年中,陶瓷文化无不和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命运相联。它一直伴随着
炎黄子孙走向文明社会。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价值。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文化意义及价值,我使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几个有较高代表性的陶瓷艺术品图片:人面鱼纹盆、秦始皇兵马俑、唐三彩骆驼载乐俑、紫砂壶、景德镇的瓷器。同时带着赞美的语气辅以简要介绍,引导
学生欣赏陶瓷作品,感受作品的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激发了学生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和创作陶艺作品的冲动。有人这样说,谁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合理、科学地运用了范作,谁就掌握了开启学生心灵
之门的钥匙,谁就掌握了美术教学的主动和先机。鉴于此,我在这一课教学中介绍泥条盘筑法时,先展示亲自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的“小筐”、花瓶等两件作品。学生看到老师的作品,既兴奋又羡慕,个个跃跃欲试,兴趣空前高涨。不仅如此,我
还利用范作轻松地讲清了泥条盘筑法的概念和价值,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学生创作前,我出示了搜集的不同类型的泥条盘筑作品图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开启了创作思维,找到灵感,进而创作了自己的作品。这节课学生
一直都在玩,搓泥条、泥条盘筑、作品简单装饰等活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掌握技术找到快乐,在快乐中创新。其实,要掌握搓泥条的要领,泥条盘筑的技巧、作品装饰的黏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我们选用了轻粘土来进行制作盘筑作品的创作。学生做起来
较容易,自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其次,要掌握搓泥条、泥条盘筑的要领,让学生亲自体验。我通过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针对性地分析、解决,并在操作体验中总结、领悟要领,逐步掌握各层泥条衔接处的定位及黏贴等技巧。这样做既有利学生少走弯路,又能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认识。总之,这节课
的教学设计,对新教材的理解和实施比较到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观有所体现,使学生能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探究、合作学习,基本做到了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教学活动。虽然学生完成了作品的制作,但限于评价交流时间不够,未能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学的完整性有所欠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