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人美版】(杨力)五年级下册《19. 建筑纸模型》教学设计1

DOC
  • 阅读 3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3.329 MB
  • 2023-03-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人美版】(杨力)五年级下册《19. 建筑纸模型》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人美版】(杨力)五年级下册《19. 建筑纸模型》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人美版】(杨力)五年级下册《19. 建筑纸模型》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人美版】(杨力)五年级下册《19. 建筑纸模型》教学设计1
美术【人美版】(杨力)五年级下册《19. 建筑纸模型》教学设计1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杨力)五年级下册《19. 建筑纸模型》教学设计1.docx,共(12)页,3.32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83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第十九课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基本信息相关领域设计▪应用课题建筑纸模型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指导思想:www.renjiaoshe.com《建筑纸模型》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中,第二学段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有这样的论述:“用

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本课以此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让学生在趣味的动手活动中,充分感受现代建筑的造型特点,并且探索制作建筑纸模型的

造型方法。“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创新意识”,并且感受了设计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为最终形成核心素养而奠基。理论依据:2创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

意实践”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以此为培养目的,以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为理论支撑,发掘学生现有知识技能的基础,选取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的目标和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在“趣味动手”的活动中,注重“创新意识”与“探究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切的教学设计

都在逐步的培养学生“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2.内容分析1.课程能力培养的侧重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该领域注重“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的培养。建筑中的“设计意识”更多的体现在建筑的造型与功能性的

关系。这其中蕴含的建筑知识就非常广泛。学生的作品如果即顾及建筑的功能性,又估计建筑的外观结构,这对孩子来说就太难。因此,本节课的定位更侧重于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趣味的动手活动中,形成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2.单元学习内容的选择在建筑主题学习单元

中,本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程。就造型而言,本单元包含环保建筑、古代中国建筑、古代外国建筑和现代城市建筑。虽然本课对于造型选择并未界定,但如果涉及过多种类,就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难度。因此,本课的选定现

代城市建筑作为学习内容。如此,避免内容重复,又为后面《北京的建筑》一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3.学习者分析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容易出现几类问题:(1)学生作品缺少变化与美感,千篇一律。①成因:对于现代建筑了解

的较少,思路局限。我校的学生大多是外地来京学生,虽然居住在北京,但居住环境大多是自建平房。学校本身也是百年古建筑,因此学生在周边环境中能够见到的有设计感的现代建筑少之又少。此外,学生以往学习的课程中,古代建筑涉及较为丰富,对于现代建筑的系统学习涉及也较少。因此,学生了解的浅薄就造

成了思维的局限,思维的局限导致作品的单一。3②成因:造型手法的单一以往的作品,大多是学生制作一个长方体,并在长方体上通过剪、刻、贴等方式进行变化。这样制作的模型在主体上基本都保留了长方体的基本形态,显得千篇一律,缺少变化和美感。③成因:学生对于空间表

现能力不足建筑是空间美感的体现。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在数学和美术课程中接触了一定的空间与体积的知识,但是他们学习的较为简单。对于复杂的空间结构理解起来还有困难。但是简单的建筑空间又缺少变化,这就让学生在创作中显得欲进畏难。解决策略:(1)增加对现代建筑的欣赏与分析,丰富学生创意。通过视频、音乐、

图片等形式增加学生对现代建筑的欣赏,在欣赏中感受现代建筑之美,丰富学生创作的视觉素材。(2)增加“凸”造型、“凹”造型、“扭”造型等变化,丰富学生创作手段。现代建筑中的造型形式丰富多样,将纷繁复杂的造型归类与提炼,选择

“凹凸”造型、“扭动”造型三类较容易制作纸模型的建筑造型,让学生通过拼摆、小组探究等方式感受这三种造型的特点,探索制作方法,(3)降低学习难度,巧用基本型造空间。用圆柱体制作诸多基本型,再用基本型进行建筑造型。学生可以通过拼搭与粘贴等方法实现形体的穿插与错落,有效的降低了学生在制作模型时的难度。4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知识与技能:知识:了解现代城市建筑的造型特点,体味其形式美感。技能:利用纸材料进行城市建筑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与方法:以小组探究、体验、欣赏的方式感受现代建筑的特点以及美感,探索制作建筑纸模

型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环境,形成乐于发现与创造的精神。4教学重点:了解现代城市建筑的造型特点。教学难点:建筑纸模型的基本制作方法。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教学流程图:板书设计:5教学过程:一、圆柱

体里有乾坤。(1)小魔术里有方法教师给学生表演魔术——圆柱体变长方体提问:谁来猜猜我是怎么变得?学生尝试解密折法,并且尝试自己将圆柱体折成长方体。教师小结方法:圆柱体,变变变,折一次,先压扁,轻拉开,定两点,再一折,形状变。(2)自主尝试多变化教

师出示PPT中的各种立体基本型,提问:这些形体该怎么折出来呢?请你再折一折,试一试。学生尝试折出各种形状,并且尝试找到规律。教师小结:每多折一条边形状就会发生改变。设计意图:让学生设计一个复杂结构的纸模型难度较大。但把复杂结构分解为各种基本形状再进行穿插、搭建,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制作的难度。此

外,如果用A4纸现场围出各种基本型,学生会浪费较多时间去探索。因此,本环节让学生在圆柱体的基本型上加以变化,使得学生能够快速的学习多种基本形状的制作方法。为后面的创作做准备。二、凹凸扭曲变化多。(1)赏视频,引课题咱们做这么多基本型到底有什么用呢?咱们去视频中找找答案。教师播放《现代建筑锦集》视频

提问:你在视频中都找到什么形状了?6学生发现各种基本型追问:这样的建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小结:现代的建筑早已经不是笔直的长方体的高楼大厦了。如今,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不仅仅是城市的标志,更是生活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一

个充满现代美感,富含生动变化的建筑纸模型。出示课题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现代城市建筑了解较少,本环节以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欣赏现代建筑,品评美感,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视觉图像,为后面的创作打开思路。(2)“凹”造型,变灵动。1、自主尝试教师鼓励学生在折好的基本型上剪一刀,方向随意

,开口不可超过基本型的一半。学生尝试在基本型上剪一刀2、教师示范教师示范在此基础上通过折和推的方法变形7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教师小结:这样的造型就像我们中文汉字的“凹”,我们可以叫它“凹”造型。这样的“凹

”造型在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3、欣赏美感出示建筑中运用“凹”造型的图片,提问:这样的凹造型给墙体带来什么变化呢?学生根据图片表述自己的感受。教师介绍:带着这种感受,我们走进建筑内部。8教师出示“朗香教堂”内部图片视频。教师:墙壁上的凹造型变成了光的通道,这样的光线不

仅透进室内,更直达人心。此时,这样的建筑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表达感受教师点评:从这座建筑开始,建筑开始更加关注带给人们的感受,你们的当下所感正是这座教堂设计的真正意图。设计意图:(1)探究学习是最有利于将“双基”转换为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相比简单教授学生如何制作“

凹”造型,不如让孩子大胆尝试,对于学生探索困难的部分,再以示范的方式教授,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本”。(2)“朗香教堂”的欣赏与评述,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建筑造型与人的关系,感悟建筑的造型不仅仅从外面欣赏,每一个外在造型的背后都有内在的

功能。(4)“凸”造型,变化多。1.播放视频——建筑中的“凸”造型2.小组探究:“凸”造型的制作方法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凸”造型纸模型。9小组一:主体中凸出小组二:多个体块叠加凸出小组三:主体中凸出小组四:多体块叠加凸出小组五:多体块叠加凸出小组六:多体块叠加凸出探究用具:“凸”造型建筑纸模型探究

用时:1分钟探究目的:分析“凸”造型的制作方法。探究问题:(1)这个纸模型哪里是“凸”出来的部分?(2)这个纸模型的凸起效果是怎么做到的?(3)体块之间是怎么衔接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小组的“凸”造型模型。教师小结:制作“凸”造型有两种

方法,可以多个基本型互相错落叠加制作出凸起的效果,还可以在主体上粘贴出“凸”出的局部。3.“凸”造型衔接小窍门10教师出示两个外形类似但粘贴方法不同的纸模型。提问:它们有什么区别?学生发现连接方法不同

。教师介绍粘贴技巧:在制作“凸”造型时,可以先制作凹造型,在凹陷处加入新的部分。也可以在纸造型上剪开一个开头,利用拼插的形式来实现连接。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探究,发现“凸”造型的两种构成方法:主体中凸出部分;多个体块互相叠加。并且发现“凸

”造型衔接的方法。(4)“扭”造型,更有趣。1.听音乐,谈感受教师:著名的美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真的是这样吗?咱们先一起来跟着音乐扭起来。播放音乐:《Iwannabelovedbyyou》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律动提问: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学生发表

感受教师出示“梦露大厦”图片并介绍:有人根据这种感觉盖出了一座大厦,它就是著名的——玛丽莲▪梦露大厦,整个大厦扭动身姿,好像偏偏起舞的梦露。提问:扭动的造型该怎么做用纸做出来呢?2、小组研究找方法小组探究——“扭”造型的制作方法探究用具:小纸环若干1

1探究时间:1分钟探究任务:用小纸环摆出“扭”造型小组汇报方法教师小结:每一个小纸环就是一个基本型。通过一层一层的有规律的错落叠加,就创造出了扭动的效果。设计意图:以音乐的方式感知建筑的造型,让学生“多感官”感受建筑的独特魅力。三、动手做,乐趣多教师

:孩子们,咱们今天学了这么多有意思的纸模型制作方法。那么今天就请你用到今天学到的方法,制作出一个新颖而有创意的建筑吧!要求:可以利用刚刚拼摆的造型进行再设计。也可以创作利用桌面上各种纸造型去重新搭建。四、展作品,说构思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建筑沙盘上进行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1)自

评:设计说明模板:1、我制作的建筑模型名字叫()。2、用到了()的造型。3、我最喜欢我的作品的()部分。(2)互评我喜欢()的设计,我觉得这个建筑的()能够打动人。我觉得这个建筑的()地方设计的有新意。五、拓展美,再思索教师:孩子们,课下你们还可以探索更多的立体模型制作

方法。还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材质制作模型。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再一起探索建筑的造型、色彩、功能与环境的关系。在生活中,当一个有心人,你就是生活的建筑师。12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是否能掌握1-2种立体纸模型的制作方法。

2.能否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7.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300-500字)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一、提炼•简化现代建筑中的造型形式丰富多样,流体建筑、条型建筑、叠式建筑等等造型丰富而多变。然而在一节之中,用纸模型表现各种类型的建筑是有难度的,且有多重建筑类型很难用纸来表现

。因此,我将纷繁复杂的造型归类与提炼,将众多中造型分类为“凹”造型、“凸”造型、“扭动”造型三类较容易制作纸模型的建筑造型。并且借助立体的基本型来制作纸模型,如此一来就将复杂的建筑建构分解为多个纸零件,学生通多对基本型的叠加、拼接和组合进行创作,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这样的教学目标更贴合学生实

际,提升学生学习时效。二、观念•素养本课从“双基的获取方式”与“双基的运用方式”两方面进行转变。选取有利于核心素养形成的教学方式——探究学习。以小组探究的形式学习立体制作方法。让知识与技能在问题情境中转化为“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趣味的动手动脑活动中,发展

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创新意识,为形成学生“创意实践”、“美术表现”等等素养奠基。一切的教学设计从思考中来,到实践中去,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本”。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