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人美版】(杨力)二年级下册《8.我喜欢的动物》教学设计1

DOC
  • 阅读 42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13.500 KB
  • 2023-03-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人美版】(杨力)二年级下册《8.我喜欢的动物》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人美版】(杨力)二年级下册《8.我喜欢的动物》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杨力)二年级下册《8.我喜欢的动物》教学设计1.doc,共(4)页,11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76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我喜欢的动物》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基本信息学科美术学段第一学段年级二年级案例名称《我喜欢的动物》教材书名:美术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12月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以2011版《美术课标》为指导思想,营造有利于激发

孩子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激发其探索欲和求知欲,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情景、信息资源等方面的精心策划和设计提高美术的教学效果。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发展观,学习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设置学习情境,并在学生相互协作、交流的过程中构建新知。高

效有用的媒体技术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了解新知。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要求由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触控电视和网络教学平台中的网络资源平台下的课堂实录。硬件环境完善良好。教学背景分析二年级的学生

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本身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天马行空的联想。在之前学习一年级上册《玩泥巴》、一年级下册《小花垫》和二年级上册《好看的器物》的基础上,本课侧重让学生联系生活中常见的、喜欢的动物形象,进一步用学

过的基本技法,以黏土为材料,以动物为主题,抓住动物的特征,捏制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自己喜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黏土的可塑性,学会运用黏土的基本技法(揉、搓、捏、压、印、刮、刻、粘

贴)做出基本形,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征。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动物特征和优秀作品,以及对用黏土塑形过程的体验与探究,培养学生对造型媒材的感知能力,学习运用黏土的基本技法,来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在学习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2美能力。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体验用黏土进行造型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不同动物形体结构的观察能力以及立体造型能力;在造型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抓住动物特点,用泥塑的基

本技法表现动物的形象特征。教学难点:用黏土塑造不同动物的特征。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课堂导入老师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什么动物?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老师揭示课题——《我喜欢的动物》学生“小火车”游

戏回答,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回忆生活中见到过的动物,对课题有初步的感知。课堂新授老师:老师也带了自己喜欢的动物!你看看,这是什么动物?出示马和长颈鹿的照片图片。老师:老师手里的马、长颈鹿和图片上的,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老师板书:花纹

不同,造型不同,颜色不同。老师:有那么多的不同,你是如何认出是马和长颈鹿呢?老师板书:抓住特征。老师小结:抓住特征,并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形式。播放视频: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肥胖动物》动画片。老师:动画片里分别出现了什么动物?老师:它

们与真实的动物相比相差很大,你是如何发现是这种动物的呢?学生回答:马、长颈鹿。学生通过观察得出:花纹不同,造型不同,颜色不同。学生思考回答:从长颈鹿长长的脖子,马的鬃毛和鼻子看出。找到他们的特征。学生:火烈鸟、鳄鱼、斑马。学生:斑马的花

纹、鳄鱼的嘴、火烈鸟的颜色。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在黏土创作中抓住特点,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并加以装饰,可呈现出造型不同的可爱动物形象。了解较为时尚的变形的动物造型。了解从不同的方面可找到动物的特征。3老师小结:虽然我们说运用花纹不同,造型不同,颜色不同,但有

时候,花纹和颜色就是它最大的特点,我们可以合理运用。展示图片:东汉陶狗、宋代青瓷骑狗童、陶鸡等。老师介绍中国制作的泥塑动物,动物的寓意。学生欣赏中国泥塑,了解中国匠人制作泥塑的美好寓意。了解中国泥塑的先驱地位,及美好寓意。并为教师示范做铺垫。教学示范老

师带领学生复习黏土的基本制作方法——搓、揉、捏、压、切、刻等等,做出基本形。教师板书画出黏土中的基本形。“今年恰逢鸡年,老师也像做一只代表吉祥如意的大公鸡。”教师示范黏土鸡的制作,并加以装饰。讲解简化腿部的作用。学生跟着老师的口令,与老师一起复习黏土的基本技法以及做出基本造型。学生观察学习

,制作大公鸡的方法及添加装饰图案。了解简化腿部可以让动物站得更稳。回忆起制作黏土的方法,为创作做好铺垫。通过观察学习制作方法步骤。作品欣赏故事导入:教师示范的大公鸡来自于“王伯伯农场”的公鸡(出示黏土场景——王伯伯的农场)。每天早上它会站在房顶上唱歌,叫醒农场里

所有的动物。出示农场动物的黏土作品。(小猪,小牛,小羊,兔子,小鸡,小狗)教师情景创设1:今天,大公鸡依然站在上面唱歌,可是所有的小动物都不见了!同学们你们能帮忙找到这些动物吗?用什么样的基本形做出这种动

物?教师情景创设2:动物们希望在农场里举办一场盛大的聚会,你希望邀请到什么动物?运用到哪种基本形?学生观察动物外形,运用基本形归纳动物外形。学生思考自己喜欢的动物,分析运用什么样基本形可以做出动物外形。故事引入,提起学生创作热情。学生通过具象的

观察熟悉的动物,归纳外形特征。学生通过联想自己喜欢的动物,快速地归纳外形。4学生创作老师提出要求:运用所学过的基本形,抓住外形特征,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简化腿部,创作自己喜欢的动物。1,可根据老师的示范完成动物制作。2,可根据老师出示的真实的动物图片,归纳外形特点完成动物制作。3,可运用

基本形归纳创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老师巡回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老师要求中的任意一项。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完成作品:1,模仿2,观察归纳3,联想创作展评老师引导学生欣赏自己和同学合作作品。学生将自己的作品粘贴在“王伯伯的农场”大展

板上,完成一个大展板立体作品。通过独自创作,再拼摆,完成一个较为大型的立体的作品。拓展出示小刺猬图片运用四种不同方法制作的小刺猬。老师:你猜猜看,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的小刺猬的刺呢?教师总结:同一种动物可以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制作出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材

料都可以用于创作黏土作品。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拓展学生思维,着眼于生活,发现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