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人美版】(常锐伦)六上《第十三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学设计1

DOC
  • 阅读 9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6.262 KB
  • 2023-03-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人美版】(常锐伦)六上《第十三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人美版】(常锐伦)六上《第十三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常锐伦)六上《第十三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教学设计1.docx,共(5)页,26.26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71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人美版六年级上册《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内容、特点及相关知识。教材从多角度多领域为学生呈现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盛宴,易于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研究,拉近了与学生学习的距离,使他们有亲切感,有利于开展探究交流活动,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提升民族自豪感,激发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

资文化遗产的意义。能够用自己的美术语言感受、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对家乡的非物质文化进行描述并提出保护意见。2、过程与方法查阅和搜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从美术欣赏的角度感受和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和兴趣,增进学生对中

华民族文明和历史的了解与尊重,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内容和形式,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教学难点: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受和认识。四、教

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教具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以《龙船调》歌曲导入。师:刚才老师唱的歌有谁知道它的歌名吗?(龙船调)。老师就来自龙船调的故乡--利川。龙船调原名种瓜调,在利川的柏杨、汪营一

带传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龙船调已经从利川到湖北,从湖北唱到了全国乃至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被评为世界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在我的家乡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板书: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意图;以享誉中外的“龙船调”导入新课,用家乡具有

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着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讲授新课。(一)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1、出示实物(出示恩施土家族头饰、服饰、竹编、草编等手工艺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家乡的手工艺品,(出示实物)有哪个同学愿意到讲台前近距离来看看它们?(学生上台选手工艺品

,老师根据学生选择的手工艺品进行简要介绍。)今天老师带来的这些手工艺品都是我们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这些,我的家乡还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设计意图:呈现实物,让学生初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2、课件出示肉连响图片。师:同学们,在利川还有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肉连

响,它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以手掌击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为主要特色。形式简单,不用道具,不拘场合,强身健体,流行于全市的民族民间舞蹈。肉连响于2007年被公布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同学们想

不想感受一下肉连响?3、学生感受肉连响。【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传统舞蹈--肉连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进一步的理解】4、感受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师:刚才我们感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肉连响。我的家乡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一起去欣赏。)5、揭示课题(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课件出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师:我国有

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展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聪明才智,它们既是研究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化石”,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财富。)(二)初步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课件展示非物质文化种类。(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讲解:非物质文化的十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

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三)深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师:中国的非物质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我们重点来欣赏非物质文化里传统美术-----剪纸。1、出示剪纸作品师:这两

幅剪纸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设计意图:以比较、讨论的方式欣赏传统的剪纸纹样与库淑兰的剪纸作品,让学生对这些已经远离我们视野、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有重新的认识。】2、出示库淑兰照片并讲解她所获得的艺术成就(库淑兰被联合国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作品曾获“中国民间美术一绝大展”金奖;其作品曾被法国、美国、德国等多个国家收藏。)师:库淑兰的作品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3、出示库淑兰早期作品早期作品:以描写生活百态为主、牛羊猪狗,花草树木、房舍农具。

4、分析库淑兰晚期作品:纯朴华丽、富有装饰感(四)延伸拓展找找课文中还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三、艺术实践:(1)小组实践活动:感受剪纸艺术(2)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师:今天的课堂上我们感受和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前

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有些靠口口相授的技艺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一些民间文学和工艺美术被盗用,许多传统的科技被国外无偿使用,甚至被他人在国外申请商标,反过来限制我国的正当使用,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受?为什么要保护非

物质文化遗产呢?(揭示课题: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3)调查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师:你知道家乡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吗?你对保护家乡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有哪些建议?四、课堂延伸1、收集、整理家乡的为物质文化遗产资料。2、继续探究我们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师:我国有着丰富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展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聪明才智,它们既是研究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化石”,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财富,让我们行动起来主动去寻找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一份力量。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