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五下《第4课:让色彩动起来》导学案3.doc,共(2)页,2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70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让色彩动起来》导学案本课是人美版教材第十册的第五课,是小学高年级色彩系列的一部分,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针对小学色彩基础知识中运用对比色的造型表现课,是继《色彩的对
比》之后,进一步感受色彩的形式美感,学习补色、对比色的应用以及调和的基本方法。可以说本课在本册教材中是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一课。一提到“动”,我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运动”、“活动”,是相对静止而言的。而《让色彩动起来》这一课题
,在课堂实施中怎样启发学生运用美术媒材让色彩运动起来,就需要我们执教者费一番心思。随着新课程改革,在美术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及学习目标的达成。为此,我设定本课的目标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有色彩动感的作业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首先从导入新课入手,先出示富有色彩动感的图片,加之语言引导:“图片虽然是静止的,但是丰富的色彩给了我们动的感觉。”培养了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继而通过师生互动,从色环中找到强烈对比的色彩——对比色。为本节课下面内容的进行做了很好的理论铺垫。接下来欣赏、
分析画家是怎样运用对比色作画的。运用多媒体出示法国画家安德烈德兰的《查灵克罗斯大桥》和荷兰画家梵高的《星夜》,给学生的视觉以直观的冲击,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学生感受色彩,如果单凭教师空洞地去讲解、学生很难明白。因此我利用对比的
图片让学生去感受,在展示图片的选择上,尽量选用差距较大的作品,让学生重点关注色彩的对比。为了不拘泥色彩对比,还讲解了邻近色,丰富了学生的色彩知识。在分析作品中,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思考、鉴别,大大地提升了审美能力。同时,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对比色。培养学
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良好意识。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我充分挖掘校园生活素材。启发学生从校园中、教室里、同学们的服饰上寻找对比强烈的色彩,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是教师“有待开发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自由的、开放的校园生活环境中自主地创作
,去思考、去发现、去感悟,是我们目前要做的,也正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学生在创作中感悟,在感悟中创作,在创作中超越自我,为自身孕育着美好的情感。这正是美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完美体现。学生在具体感受的基础上,有了创
作的灵感,创作的素材,下一步就让学生进行创作,创作一幅有创意的作品,作品能表现出色彩的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