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常锐伦)四下《18、大师画我也画》教学素材2.docx,共(1)页,975.34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686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毕加索,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毕加索的盛名,不仅因《亚威农的少女们》、《格尔尼卡》等传世杰作,更因他丰沛的创造力和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留下了大量多层面的艺术作品。毕加索完成的作品统计约多达六万到八万件,在绘画、素描
之外,也包括雕刻、陶器、版画、舞台服装等造型表现。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他永远忠于自由。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基本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20岁以前“早期表现主义”阶段:
1881年,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早期作品《赤足的少女》、《戴帽的男子》、《科学与慈善》……这些作品是他14岁时画的,其中《科学与慈善》在1897年的马德里全国美展上获得荣誉奖;毕加索这个阶段的绘画风格,写实、细腻,人们称之为早期表现主义。第二阶段:1901~1904年“蓝色时期”:
作品多表现饥饿的穷人形象,并主要以蓝色调加强孤独和失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第三阶段:1904~1906年“玫瑰色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题材以描写江湖艺人为主,形象虽然忧郁,但不孤寂;第四阶段:1907年前后,“黑人时期”:他学习黑人雕刻的艺术手法,创作了许多直线与几何形构
图的绘画作品;第五阶段:1908和布拉克创造了“立体主义时期”,1912年起,毕加索又转向“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风格,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