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三下《赛龙舟 包粽子(湖北)》教学设计1.doc,共(3)页,4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66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赛龙舟包粽子》教案课题赛龙舟包粽子课型造型·表现教材分析本教材是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三年级下册第22课《赛龙舟包粽子》,是湖北省版教材的特色课程,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对赛龙舟、包粽子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通过
学习后,知道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的节日环境和节日气氛。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我国传统节日的魅力,从而热爱传统文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端午节的相关历史文化,说一说赛龙舟、包粽子的来历。运用折纸、绘画等方式,制作出龙舟;全部同学一起,来营造赛龙舟的热闹场
面。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回忆、交流等方式了解端午节的节日习俗;运用搜集资料、观摩视频、欣赏作品、小组合作等方法来尝试探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风俗魅力,并且培养学生勇于探索
和创新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赛龙舟、包粽子活动的由来,了解龙舟的制作工艺,尝试用纸把龙舟做出来。2、难点:小组合作,用折纸、绘画等方式,一起感受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教学准备PPT课件,彩色笔,彩色复印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
动一、导入新课导入中国龙的话题,引出课题《赛龙舟包粽子》结合生活中的事物,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快速融入课堂。二、探究新知1、了解端午节相关民俗2、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端午节是我国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教教学
过程3、了解简单的龙舟制作技法,欣赏视频感受传统民间文化。4、认识龙舟的结构:龙头----船身----龙尾5、学习龙头的画法:用动物联想法,分开理解龙头的每个部分,从而学会龙头的画法。6、龙舟的风格和装饰花纹7、认识龙舟上的参赛选手,他们各有什么功能?8、艺术家作品欣赏。9、学
生作品欣赏。4个人,花了四天,把木头一块块拼接完成。虽然学生不能亲自用木头做,但是可以用拼接的方法,四人一组,用纸来折一折、画一画龙舟。龙的形象,是集各个动物之长而成。龙头像骆驼,骆驼耐干旱;眼睛像乌龟,代表着长寿;耳朵像牛,代表着听力好。鹿角代表着聪明伶俐。就
这样龙头就画好了。学生在描述参赛选手动态时,可以请他们演一演,更直接体会赛龙舟的情感。三、艺术实践1、教师微课示范2、课堂实践: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只龙舟队,龙舟美观,人物表情生动。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工完成龙舟队。热闹场面:观众、龙舟队、比赛选手四、
作品展示评一评,哪组的人物最生动,龙舟最快。给获胜的小组,奖励手工粽子。五、小结、拓展1、小结:回顾赛龙舟的热闹场面2、拓展:了解包粽子的制作方法,回家查阅资料,端午节除了有赛龙舟、包粽子还有哪些风俗文化。了解粽
子的来历,为下一节课打手工制作,下基础。板书设计二十二、赛龙舟包粽子1、龙舟结构:龙头----船身----龙尾2、风格、特色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了解赛龙舟和包粽子,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文化魅力。以绘画加游戏的形式,带领学生体会赛龙舟的热闹场面,从而发现传统民俗文化的乐趣,为传承中华传
统文化,弘扬端午节文化打基础。由于在课堂上时间的关系,只能将包粽子环节放到拓展环节,进行初步的知识了解,并为下课学习手工制作包粽子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