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二上《第11课 绘画中的节日》教学设计2.docx,共(8)页,23.44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62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绘画中的节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以“节日”为题材的欣赏课。本课侧重引导学生欣赏各名族节日活动的的图片,以及以节日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美术创作方法,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俗。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画面,从服装
、色彩、表情、内容、构图几方面探究内化,从而进行欣赏评述。学情分析:本学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在欣赏《枣园来了秧歌队》教师可以用讲述和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服装、色彩、表情、内容、构图几方面进行分析理解;而欣赏《连年有余》和学生作品的时候,可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评述。教学目标:1.初
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知道这些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2.学习观察画面的方法,通过细节观察获取画家从画面中传达的信息。3.能从服装、色彩、内容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观察、思考和进行简单的描述,尝试用语言和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重点:1.学习从服
装、色彩、表情、内容、构图几方面观察画面,从画面中获取画家传达的信息。2.能从服装、色彩、表情、内容、构图几方面描述节日题材的绘画作品,并能简单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1.学会细致的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2.针对绘画作品简单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课前利用学生制作的福字等手工
作品布置教室,渲染节日气氛。一、导入1、猜迷、看图,请学生猜出是哪个节日。师:同学们,今天上第十一课《绘画中的节日》。先请大家猜个谜语。猜谜:“圆圆墩墩一块饼,香香甜甜喜盈盈,只因和月心相印,吃饼还需看月明
。”(月饼)月饼跟哪个节日有关?这个什么节日?(泼水节)这是我国少数民族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展示图片(元宵节)这是什么节日?二、探究1、探究中国的传统节日。师: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2、详细介绍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师:你们知道中国最传统的四大节日吗?展示四大节日图片,点击连接到相
关的知识介绍。出示春节图片。师:春节有什么习俗?展示春节图片并小结:春节是指农历新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过小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最热闹。出示清明相关图片。师:清明节有什么习俗?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在4月5日左右,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你们还记得学过的一首关于清明的诗吗?师生一起朗诵《清明》师:中秋节是那一天?有什么习俗呢?小结:八月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最亮的,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这一天,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
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师:同学们,你知道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楚国有个爱国诗人叫屈原,他眼看自己的祖国被秦国侵略,心如刀割,于农历五月五日,抱石头投汨罗
江而死。楚国百姓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身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流着泪说:“鱼龙虾蟹啊,你们都来吃饭吧,你们吃饱了,千万别去咬屈大夫的身体啊”。其他人见了纷纷仿效。逐
渐形成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3、介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师:同学们,少数民族也有许多热闹的节日。出示那达慕大会图片。师:这是什么节日?小结:“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是"娱乐、游戏"的意思,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出示火把节图片。师:这
是什么节日?小结: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三、欣赏《枣园来了秧歌队》以绘本故事的形式分步骤介绍。师:画家以节日为题材创作出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师:雪
后的大地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这时候远处传来欢快的锣鼓和热闹的鞭炮声。秧歌队来了,他们在广场上载歌载舞,老百姓们挑来了好多的礼物啊,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快乐的微笑,这些礼物是要送给谁?(毛主席和八路军)这是一幅年画作品,名字叫《枣园来
了秧歌队》。作者是高明生、张自薿、蔡亮三位画家。分区域欣赏。你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师:这是哪里?老百姓为什么要给毛主席和八路军送礼?(感谢毛主席、过节)小结:枣园可不是栽满枣树的园子哦,它是一个地名,位于我国陕北延安,抗日战
争时期,毛主席在陕北延安与敌人殊死搏斗,面对敌人的层层封锁,毛主席号召大家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战胜了困难,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这幅作品就是表现了过年了,老百姓们载歌载舞看望毛主席和八路军的场景。1、秧歌:老百姓们穿的衣服有什么特点?当
时吃饱饭都困难能穿这么漂亮的衣服吗?他们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扭秧歌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画中人的表情怎么样?板书:服装、色彩、表情2、军民情深:你觉得画中军人和老百姓的关系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老百姓送的是什么?灯笼、鞭炮和对联去掉行吗?为什么?板书:内容4、主席
接见老百姓。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哪里?为什么?毛主席的周围为什么这么空?板书:构图小结:这幅作品画家巧妙的利用了秧歌队形成的圆形,将毛主席和拜年的农民围绕在中间,用五颜六色的服装、花灯、锣鼓等环境布置营造出过节的气
氛。四、实践1、欣赏学生作品师:欣赏完画家的画,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请你从作品中服装、色彩、表情、内容和构图这几个方面来说一说。2、教师示范师:欣赏完了大画家和小画家的作品,相信同学们也想跃跃欲试了。如果我们来创作,你会怎么表现节日的气氛呢?小结
并进行拼贴添画师范。3、学生创作布置作业要求:下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现有的图片拼贴添画出一幅具有节日气氛的绘画作品。五、展示评价将学生作品贴到展板灯笼上。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花灯咯,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创作的作品?你是怎么表现节日气氛的?六、拓展每个国家都有自己
的传统节日,例如日本有成人节、欧美国家有圣诞节、巴西的狂欢节、印度的洒红节等等,同学们课后可以把这些有意思的节日也画到你的画中。板书设计:11.绘画中的节日服装色彩表情内容构图反思:本课为“欣赏.评述”领域的课程,重在指导学生学会欣赏绘画作品和
对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上课前我在教室挂了以前学生做的福字等手工作品,营造了节日的气氛。课程开始我先用游戏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节日的教学,培养学生尊重各名族习惯、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态度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节日的热闹气氛和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为学生对绘画作品的欣赏做铺垫。本课重点欣赏的
绘画作品是《枣园来了秧歌队》,二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我利用绘本的形式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将学生带入画面情境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细节的观察,再分区域的欣赏,用提问的方法、总结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服装、色彩、表情、内容、构图几方面对画面进行分析理解,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随后
又快速的欣赏了另一幅年画作品《连年有余》,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了巩固。实践过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用语言实践,即学生运动所学知识对书本中的绘画作品从服装、色彩、表情、内容、构图几方面进行分析和简单的评述,这既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第二部分是创作实践。虽然本
课并不属于绘画课程,但是在课程最后我还是安排了学生的创作环节,为了降低作业难度,抓住本课重点,我并没有让学生完全进行绘画的创作,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一些人物的图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拼贴和添画,创作
一幅以节日为题材的作品。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利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添画,既凸显了美术课的课程特色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课我利用小游戏、故事、绘本讲述等,让枯燥的“欣赏.评述”课程变得容易被二年级学生理解和接受,学生在课堂体验到了轻松和快乐,知识掌握牢固,作品完成又快又
好。个人觉得作为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有待学习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