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美版】(常锐伦)二上《第9课 我们身边的痕迹》教学设计2.docx,共(3)页,16.59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628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我们身边的痕迹》教案知识目标:了解拓印的方法及简单的拓印技巧。能力目标:能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及观察能力。情意目标:感受身边物体肌理的美感。教学重点:在感知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教学难
点:拓印的技巧。教师准备:范画、蜡笔、薄纸。学生准备:教科书、铅笔、蜡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身边有许多漂亮的图案,用哪些方法可以把它留下来呢?提问,启发学生记录生活的方法。板书:我们身边的痕迹。www.renjiaoshe.com二、讲授新课:1、介绍新方法——拓印。常用
于石碑上刻的字。2、欣赏书中第20页的画像砖。从欣赏汉代的画像砖入手,把学生带入拓印世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出问题的答案——表面有凹凸变化的。3、画面是什么样的才能采用拓印这种方法呢?三、课堂联系1、第一张纸画教室里的东西。2、第二张纸去寻找室外的东西。四、提醒学生要把蜡笔“躺”在纸
面上,“轻轻地”画。五、小结展评学生作品,评价。反思:这次二年级的同学们结束了第九课《我们身边的痕迹》的学习,大家一起尝试了用树叶进行拓印的创作,小艺术家们积极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但中间也不乏问题的出现。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在的孩子们在“发现美”这一方面还比较欠缺,本课的设计
不以单纯掌握美术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引导学生在发现身边的痕迹、留下痕迹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能够善于观察。这节课主要的设计就是让学生感受拓印的美感,尝试拓印技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本课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程设计方面,首
先安排学生课前搜索校园内可以拓印的对象,并且准备了可以进行拓印的硬币和树叶。课堂上先引导学生观察硬币表面的图案,摸一摸,它有什么特点,尝试将硬币上的图案“变”到纸上。从而导入课题《我们身边的痕迹》。接下来观察教材中的作品,引导观察、分析,总结出什么是拓
印和拓印的方法、步骤。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拓印技术,教师演示操作步骤,总结拓印的技巧。这个时候同学们的创作热情也被调动了起来,好多同学已经按耐不住要自己尝试一下了。趁热打铁,教师布置作业,安排学生自由创作。完成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进行小型的展览,学生
开展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点。课后,我又安排学生欣赏几千年前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了解拓本对人们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结束本课的学习。二年级的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自己的创作,有少量的学生仍然不能清晰的拓印出作品,并且每个班的学生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千篇一律。我一
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自己能发掘可以拓印的材料,我在教学中应及时检验同学们的课前准备情况,增加可拓印材料的特点的分析环节,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