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 主题与背景》教学设计3

DOC
  • 阅读 4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34.500 KB
  • 2023-03-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 主题与背景》教学设计3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 主题与背景》教学设计3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4课 主题与背景》教学设计3.doc,共(4)页,3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54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主体与背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主体与背景的概念,并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在作品中运用。过程与方法:本节课通过欣赏作品直观的来认识主体与背景,并在情境中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的自主探究,深入了解主体与背景的

关系,并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了解美术创作的基本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主体与背景的概念,了解二者的关系。教学难点:处理好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并加以运用。三、教学策略本节课是

美术创作中,专业性质突出的一节课,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能够为学生将来的独立创作奠定基础,可以运用自如的表现自己的想法。为了利于学生的理解,我采取直观的作品欣赏分析,让学生直接找到主体就是画面最主要的形象,最突出的那个。

而背景就是衬托主体的,烘托画面的。为了能够深入的探讨二者的关系,我运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发现主体物不变,背景变化,画面产生的效果。并且挖掘出主体与背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取决于作者的想法。四、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含过程与

方法)设计目的和说明课前准备组织教学组织教学:收集风景图片(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文景观)或者自己喜欢的图片导入:学生课前交流自己带来的图片,教师可以帮助、引导学生分析图片的特点,从专业的角度欣赏可以是风格上的、色调上的、表现内容。使学生养成收集整理材料的习惯利用每节课对学生适当的进

行美术素养的渗透。讲授新课考眼力:老师也带来一些图片,请你欣赏。我播放这些图片时速度快一些,你认真看1.青年女歌唱家肖像2.猫头鹰3.树林你看到什么了?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再次出示这几幅图,老师播放的那么快,你为什么能迅速记住画面的形象呢

?学生:因为那些形象是画面的主体物,让人第一眼即能记住的形象,它是画面最突出的。而画面还有些形象,请继续欣赏:你发现了吗?学生描述:那些形象起到陪衬、衬托的作用,我们把它叫做背景。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主体与背景》主体形象

一般在画面是最先映入眼帘的,通过一个快速的播放既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迅速抓住主体物的特点引入学习内容。尝试发现结合画面你能说说什么是主体物?什么是背景吗?欣赏《悄悄话》《荷塘夏趣》《人与树》《树与人》。学生小结:主体与背景不是

固定不变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物,关键看我们想表现什么?我今天请来了一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小明,利用两幅作品的欣赏直观的了解主体与背景的较色转换是取决于作者的创作意图。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形成欣赏提升教学检测他是我这幅作品中的主体物,教师出示小明(教师可以自制画出小明的形象)我

要给他添加背景,你来帮我想想。学生想象(学生可以大胆想象)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描述,现场演示添加背景1.主体物与背景使画面构图饱满的小明与爸爸妈妈2.背景富有想象力的3.表现的画面有故事情节的更有趣的小结:主体物是

作者最想表达的,在画面是主要的,能引人注意的。而背景是烘托主体物,使画面更完整,构图更饱满二者缺一不可它们的关系是密切的。在原有的四幅作品上变换主体物,如果将小明擦掉,坐过山车的小朋友们是主体物了,猫是主体物了。书中作品相同的背景不同的主体物画面的效果欣赏学生的作品:教师适当讲解作画的步骤,1

.先画主体物,再添加背景2.主体物在画面的位置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表现主体形象,借助背景来烘托主体。画面的主体可以说是画面的主角,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自己有时是主角,有时是配角,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我们相互配合、支持、才能和谐,才会形成最美的画面。解决主体与背景的关系

,在情境中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主体不变,背景变化了画面的效果,更加深了学生对主体与背景二者关系的理解。利用欣赏直观的解决相同背景,不同主体的画面效果,及如何表现画面的主体与背景,继续深入的引导学生如何让表现画面。从一幅画面延伸到如何做好自己,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学拓展主体与

背景也可以在电脑中互换哟,很有趣的,下周老师带你们去电脑室尝试,是不是很期待呀,那你们回家收集一些材料,我们下周见啦。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73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