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课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4.doc,共(6)页,3.551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53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5课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同时,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
学习主体转变,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线条的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学习领域:造型表
现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列举生活中有节奏感的景或物,了解节奏与美术的密切联系。2.学生能够运用绘画、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中的节奏。3.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体会美术作品和生活在的节奏美感。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图片,观察、体验美术中的节奏感,体会
节奏与美术的密切关系。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利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或有规律的纹样表现节奏。教学准备:1.查找有关二方连续的知识、以及相关图文、视像资料。2.小组合作学习二方连续相关知识的学案。3.教师准备水彩笔、彩色印泥、海绵纸、剪刀、小刀、软彩纸、胶水等材料。4.多媒
体课件、特殊教具、道具和学具筐等准备。教学过程:桌椅分组、小组分配、检查学具、学案、道具摆放;强调坐姿、坐向;组织教学;一、情境导入1.情景导入:杯子舞表演教师表演杯子舞,学生欣赏;学生尝试杯子舞;教师带领学生
一起感受杯子舞。学生谈谈自己在杯子舞中的感受;2.教师白板演示克隆节奏型,并阐述节奏的定义。3.教师出示节奏图案所形成的的花边,贴于一侧黑板,请学生对比两侧黑板的区别;学生回答,引出节奏在美术方面的应用以及节奏美的作用
。美术中富有变化的节奏美,不止这些,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节奏的美感》(出示课题)二、引导认识1.欣赏生活中的节奏美;身体上的节奏美、大自然中的节奏美、建筑物中的节奏美……2.学生自由从展示桌上寻找有节奏美的图卡,并进行小组交流;学生上台白板投影汇报自己所寻找的“节奏美”。从中观
察引导学生发现节奏美的特点:有规律的重复。3.欣赏艺术作品中的节奏美:白板出示美术作品《绿韵》;工艺作品青花瓷盘,教师简单介绍两幅作品中的节奏美,并通过瓷器花边引出“二方连续纹样”4.思维导图介绍“二方连续纹样”相
关定义及小知识。三、自主探究:1.学案探究二方连续纹样的规律;活动一:分一分,用黑色分割线划分出每组纹样中的重复单位;并填出单位纹样的数量;小组活动,并上台进行白板汇报。活动二:找一找,用红色箭头画出
每组图案的主要形式;并在表格中用箭头画出单位图案的排列规律;小组活动,并上台进行白板汇报。活动三:摆一摆,用打乱的材料包仿照一组纹样拼摆出一组新的纹样;并填写四组图样的节奏方式。小组活动,并上台进行白板汇报。教师总结,并出示二方
连续纹样的规律的大型表格,并加以强调。2.巩固练习:学生在自己手中的图卡中寻找有二方连续的纹样。3.欣赏学生的二方连续纹样作品;四、绘制二方连续纹样;1.欣赏微课“绘制一组二方连续纹样的方法”;结合微课,学生思考:如何在纸杯上绘制二
方连续纹样?2.学生观察学具筐中的材料和工具,思考还能用什么方法表现二方连续纹样?3.学生齐读比赛要求:①均分单位格;②选定单位图案;③选择排列规律和节奏方式进行绘制;④用绘画或剪纸等方法表现纸杯上的节奏美;⑤添加修饰、安排色彩,突出美感和自我个性!限时:20分钟!4.学生绘制,教师巡视、辅导
,及时纠正发现问题。五、展评作品1.各小组将完成的纸杯作品展示在墙面上;2.投票环节;3.自评:票数最多的小作者分享感受;4.互评:邀请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纸杯作品,给出点评和建议。六、延伸与拓展教师总评并作出四方连续纹样的相关定义及应用范围
的教学延伸。七、板书设计节奏美的特点:有规律的重复节奏的美感电子白板投影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5课《节奏的美感》教学反思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新课程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提出:学习线条、形状、色彩和肌理的基本知识,并用于描绘事物,表达情感。选择各种易于加工的媒材,运用剪贴、折
叠、切挖和组合等方法,进行有意图的造型活动。用描绘、剪刻和印制等方法,进行简易创作。在设计这节课过程中,我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教师表演杯子舞导入,并邀请学生通过杯子舞体验节奏,激发学生的主动生成感受,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学生跃跃欲试的心情,以杯子为主线
,巧妙引入节奏的定义,趁热打铁,针对对节奏型重复美的感知联想,引入课题《节奏的美感》。在欣赏生活中的节奏和找出节奏美的图卡活动中,使学生再次感受了大范围的节奏美并发现了节奏美的规律。再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的节奏美,使学生对节奏美感受升华至艺术欣赏的高度,并从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简单地阐述了二方连
续纹样的相关定义。为体现学生的自主研究性,我大胆引入了二方连续纹样的探究学案、让学生尝试自学探究、以小组的形式推选代表上台进行白板汇报,并根据表格要求讲解小组的探究结果。该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并且很好地进行了二方连续纹样的规律渗透,并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操作,提高师生的信息化意识,完善高效课堂!每个活动安排都是一个小游戏,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提高学生的体验性,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微课《绘制一组二方连续纹样》,使学生掌握了基
本的绘制方法,并将平面绘制二方连续纹样的难度提高为在纸杯的曲面上进行造型,使学生们自发思考解决办法,同时再次巩固了绘制步骤。在此我还设计了,通过让学生观察学具筐中的材料和工具,以激发孩子们对其他媒材的大胆尝试。在指令清晰的制作要求下,学生们运用多种形式绘制二方连续纹样的纸杯,极具美感
、充满创意。教学中,我强调综合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在评价方式上以自评、同伴评为主,结合老师的评价,使评价进一步民主化,多样化,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功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不足之处在于: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多,花费的时间有些长,导致后面的设计制作环节和展示评价环节过于紧张,个别的同学作品没
有完成。还有个别学生的单位图案是用剪纸的方法完成的,但超出自己最初安排均分的格子,致使画面空间不足,影响了构图的美,但我却没有及时发现、引导。通过本次授课,我对自己上好一堂课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精心设计教案,还要具备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把握好课堂的节奏,精炼自己的语言,在常
规课中注重积累磨炼,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相信在我的不断努力下,我的课堂教学会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