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9课 彩墨世界》教学设计1

DOC
  • 阅读 4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47.500 KB
  • 2023-03-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9课 彩墨世界》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9课 彩墨世界》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9课 彩墨世界》教学设计1.doc,共(4)页,4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53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美术第9课彩墨的世界一、教材分析彩墨画:在中国画里,以"水墨画"为基底,在其上敷色、点彩,使画面较之水墨画在色彩上较为丰富、明快、鲜亮。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本课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水墨画和彩墨画带给人的

不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色彩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课型: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画,了解彩墨画的基础知识。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3、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及对中国画的热爱。三、教学重点体验水墨画和彩墨画给人的不同

感受。四、教学难点运用墨用色大胆表现,体验乐趣,表达感受。五、教学准备电子白板、水墨画及彩墨画的作品、PPT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谈话:“知道什么中国画吗?中国画是用什么进行绘画?”①欣赏水墨画图片,发现了什么问题?(没有色彩)②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感受?(没有色彩没有刺激眼球的冲力和吸

引力及震撼力)③小结:这就是水墨画和彩墨画的不同之处,但是它们都是中国画的一种。2、彩墨画的技法有:揉纸法:所谓的揉纸法或叫做皱纸法,就是将绘画用的纸用手揉皱,画纸全部或局部发生凹凸不平,然后用大笔或排笔在上面凸起的部分着墨或着色,使纸面

呈现不规则不可预测的痕迹。这种痕迹自然而变化不定,辅以画笔的整理、归纳,可取其形,也可以渲染气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践多了,便可以活用,也可以与其他技法并用。拓印法:这种表现方法也是我常用的。是利用不同材质的底板(如木板、玻璃,各种布、纸……

),将墨或颜色涂在上面,把画纸覆在上面拓印,然后再把获得的纹理加以整理。巧妙、灵活地运用其形成的自然肌理在作品中,别有一番视觉感受。撒盐法:这个方法曾经有许多人用过了,不少人将它运用到传统的文人画中,也收到了别具一格的效果。运用得当,的确有一些新颖的感觉。这种方法产生的效果很具有装饰性,我把它用在

装饰成分较大的作品构图中。蜡画法:这个画法受贵州布艺蜡染美丽的肌理、自然流畅的“冰纹”的启发。这种少数民族传统艺术表现富有现代感,将它的制作原理引进现代水墨画,会出现新的视觉效果。积彩法:所谓积彩法是画家为了增强画面表现力,根据构图、意境的需要,在一种色

彩未干时又注入另一种或多中颜色,以求得融合变化的气象,实现营造气氛的一种用色方法。3、欣赏名家作品图片,了解画家的用色表现出来的丰富画以及表达心中不同的内心情感。4、用墨的浓淡干湿、墨色的融合交错、运笔的轻重急缓表现画面效果

,表达内心的丰富情感。(二)实践阶段:1、用纸感受色彩的魅力.2、教师巡回,个别指导.4、展示作品,进行评价。(互评、自评、师评)5、教师总结,提出意见和建议。小结:彩墨画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以前已接触过一节中国画

的课了,所以有了一点知识和经验。只是有的同学水份还是太多,有的同学干脆不懂什么是彩和墨。不过,由于是一堂带着探究和欣赏的课,重在让学生得到一个对彩墨的认识,能够从中悟出点什么来。总之,通过这堂课的欣赏,希望学生们都能得到锻炼与愉快的体验。七、教学反思关于彩

墨画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挺有难度的,平时接触的少,素材也少,创作更是难上加男难,所以这节课只要他们知道什么样的画是彩墨画,怎么画彩墨画就已经达到目的了,这些理论对他们以后接触彩墨画会有很大帮助。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8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