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课 万花筒》教学反思2.doc,共(1)页,10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510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万花筒》课后反思优点1、能从美术核心素养的角度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直指目标。教学设计比较流畅,环节相扣,从兴趣入手到探索奥秘、发现规律、动手实践、设计制作,重难点清晰,策略得当,新旧知识结合比较好。2、
通过以前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从折的优点出发,学习新的、更有难度的方法,循序渐进。并能跨学科与科学联系挂钩,拓展思路视野。3、课前准备充分,自制教具和信息技术使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课件演示把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也进行了很形象的阐述,技
法演示的步骤既节约时间又清晰明了。4、作业设计比较巧妙,也有跨度。既能把折、剪、摆、贴、画很好的安排起来,在折的过程中理解骨架,在摆的过程中学习中心对称排列方法,在画的过程中探索尝试,感受规律和美感。又能完成两幅万花筒图案,并且还能有
效利用材料,不留废纸屑。5、在学生作业完成中,体现学生自己的特点喜好完成,制作完成个性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缺点1、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参与的还是太少了。个别学生中心对称排列的方法没有理解,有局部按轴对称进行图形摆放。如果在白板中用更多的图形引导学生排列组合,效果可能会更好。2
、缺点是有个别学生没有带固体胶棒,用胶水很影响作业效果。3、评价部分有些仓促,如果让学生更多地进行互评和自评分享经验,学生会有更主动的思考和更多的收获。建议1、时间有些紧张,如果能有两节课连上的时间保证,作业效果会更好。2、在知识点的学习理解上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3、在教师演示部分,如果制作微课,可以节省一些时间。4、可以尝试更多方式的万花筒作业形式,立体的,实物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