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课 小挂饰》教学反思2.doc,共(1)页,1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46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小挂饰》教学反思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美术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第七课《小挂饰》,其课型为综合·探索练习。它是从前几课《花地毯》《有趣的半圆形》造型·表现类型的平面制作过渡到设计·应用领域的立体制作。这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造型表现上的飞跃。它既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技巧性。针对学生学习的难度,执教老师将本课的三维目标准确定位,并自然的融合到教学过程中。而本课的重点,执教老师则是把它定位在学生能否始终保持学习过程的自觉性、趣味性,保持学习
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欲望。而难点为用不同材质的小挂饰串联方法的掌握。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各种趣味多样的教学手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探究、自主质疑、自主学习,促进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取得本课预设的教学效果,执教教师在课前做了大量准备,如:各
种材质的小挂饰以及供学生欣赏的视频,而学生也是积极搜集各种彩色纸、纽扣、吸管等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以及剪刀、双面胶、针线等工具材料。另外在作品展示交流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执教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或和同学合作的小挂饰佩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
里上台来随着轻松欢快的音乐自由展示,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随着一件件精美小挂饰的出现,教室里随时会发出欢叫声,于此同时,执教老师告诉同学们:生活中每件事物都有它的价值,无论是一片树叶还是一粒石子,我们应细心观察,去了解我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美的价值。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
的气氛中学习,积极生动地参与,通过观察探讨、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等实践活动实现自我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