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课 下雨啦》教学反思1

DOC
  • 阅读 5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31.000 KB
  • 2023-03-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课 下雨啦》教学反思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课 下雨啦》教学反思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课 下雨啦》教学反思1.doc,共(3)页,3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46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年级美术课《下雨了》教学设计思考背景分析《下雨了》是一年级美术新教材中的一课。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的划分,本课当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里的一课内容。具体地讲,在这个时期中要求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

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已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根据“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要求,我在本学期中要按照二

期课改的精神,重点指导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达到开发右脑的目的。教学活动环节1.教学设计思想:“感知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每个人情感的生成,智慧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的。”在课程改革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作

用是给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习。在本课设计中,我充分利用音像资料与图片,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雨天地情景。在此基础上,我再要求学生通过交流与表演增强人物造型感受,为接下来的创造打下基础。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的最大目的是通过听

、看、说、演等手段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开拓学生的思路,当学生头脑中的形象达到最大化的时候,再进行创作,从而完成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通过对下雨情景的回忆,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知识与技能:学生尝试各种雨滴的表现方法,了解雨中人物形象、动态

的表现。过程与方法:用大胆的线条表现风、雨和云,并用画和剪贴的方法绘制雨中的自己。3.教学过程描述:本课我要分别对一年级八个班级开展教学。以下是在第一个班级中的教学过程:课题导入:播放雷雨天的音响师:刚才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生:下雨的声音生:暴风雨的声音生:雷

电的声音……揭示课题:好大的雨师:老师还准备了一段雨天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雨天的VCR新授阶段:师:雨天行人会带上哪些雨具呢?生:人们会撑伞生:人们会穿雨衣生:人们会穿雨鞋师:我们有没有在下雨天忘

记带雨具的经历?生:有师:那你们会怎么办呢?生:到商店里躲雨生:快快跑生:象录像中戴个马甲袋学生笑生:用书包顶着头……师:这个办法真特别,你能不能来表演一下?学生上台表演师:表演地真好!风雨真大,谁来表演一下在大雨中撑伞的情景?学生上台表演顶风撑伞的情景师:小朋友的表演真棒!雨中人

物的动态非常丰富,让我们来看看雨中人物的图片。出示雨中人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一个穿雨衣的人物出示创作要求学生作业经过以上过程的教学,学生的创作激情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学生开始了自己地创作。但是,当我在教室里巡视了一圈之后,我突然发现

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出现其实是对我的教学设计的全盘否定,完全违背了原定的教学目标。我发现全班有80%的学生在照着我黑板上的示范进行临摹。也就是说,我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铺垫都是白费功夫。我及时地擦掉了黑板上地示范

,并要求学生能好好回忆自己的已有经验,好好想想刚才看到的录像和同学们的表演,一定会创作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学生这才回到了一个基本的创作环境中开展创作。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完全摆脱教师示范的影响了。课后反思对于第一个班级的教学结果,我进行了认真的思

考。我觉得在整个教学流程中,从音像引入、师生交流到学生表演都是成功的,这些环节确实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功地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学生的交流完整准确,学生的表演生动到位,从学生的表情上可以看到他们已经跃跃欲试。问题就出在我的示范上,我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有个更加

直观的创作形象。可为什么就在我的示范之后,学生的作业就会缺乏个性,千篇一律呢?原因就是我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别是针对二期课改的学科特性,忽略了低年级学生源生态的东西,只关注到技能方面的细节部分。低年级学生对创作人物形象本来就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教师的示范正好给了学

生一个台阶,使学生获得了形象上的目标,同时也失去了创作的条件,限制了学生的创作空间。真是示范惹的“祸”。针对第一个班级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这一情况,我在接下来的班级中及时纠正了教学流程。在听、看、说、演之后不再安排教师示范,而是在出示创作

要求之后直接进入学生创作阶段。实践证明了这个改变是正确的。在经过了一系列铺垫之后,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人物创作丰富多样,动态生动,极富童趣,对雨中的人物形象也表现出了足够的认识。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我觉得,课

堂教学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达到开发右脑的目的,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要求是非常严谨的。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计划全盘流产。就如本课中,整个创作前的教学设计合理有效,也确实激活了学生的被动知识,但恰恰就是一个小环节暨教师的

示范葬送了一堂本可以完美的美术课。所以,我觉得美术课中的教师示范必须谨慎。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教师的示范,但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这个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右脑,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所要传达的学习策略非常重要。不要盲目地运用示范,要充分考虑美术学科方面的本质,要充分考虑学生源生态的东西,要让学生有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想像与创作空间。这样,学生的创作才有价值。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