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4课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1.docx,共(4)页,22.51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46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手段之一,通过夸张脸型、五官、表情画或做一件“夸张的脸”的作品。2、欣赏夸张而精彩的美术作品,研究夸张的绘画方法。3、体会夸张的手法带来的艺术魅力。二、教学重难点:www.renjiaoshe.com重
点:引导学生观察并掌握对人物进行夸张的艺术手法。难点:掌握五官整体与脸型、眉毛等局部和谐的夸张画法。三、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带有夸张表情的美术作品或作品图片等。学生:绘画工具和材料四、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师:在上节课《喜怒哀乐》中,大家学到
了画人笑、画人哭、画人怒、画人愁的一些美术知识。今天我们将认识一种不一样的表现手法,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会跳舞的脸》,请大家欣赏,视频中的人脸部有什么特点?生:比较夸张师:夸张也可以应用于美术创作中,今天我们就用夸张的表现手
法来走进本节课——《夸张的脸》师:同学们,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手段之一,那么什么是夸张呢?总结: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需要,把事物的特征、作用、大小等刻意的扩大或缩小的方式。(二)、感受夸张的魅力1、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雕塑作品,看夸张的艺术手法是如何在经典艺术中展现得淋漓
尽致的。(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夸张艺术手法的表现形式)《北方多闻天王》——中国明代佛教雕塑: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师生总结:眼睛怒视前方,眉毛异常厚实,额头处可见到常人没有的圆形突出,这些特征都显示了天王的尊严与不可侵犯。《青铜人头像
》——中国商代,看一看它有哪些特征呢?师生总结:嘴巴扁平且非常长,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耳朵比现代人经常说的“招风耳”更夸张,且有很大的耳洞;眼睛呈三角形,凸出。这件文物为揭开四川三星堆文化提供了历史证据。《头像》——非洲尼日利亚雕塑,这个作品有
什么特点?师生总结:眼睛很大,脸鼓得异常饱满,脖子上挂的圈圈“淹没”了下颌,很好地体现了非洲某部族的形态。师小结:艺术家运用夸张手法是为了突出事物本身的特征,但并不是无限地夸张而使事物失去真实。2、小练笔相信现在同学们一定对夸张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有了自己的理解,下面我们来个小练笔,用简单
的线条给鸡蛋表面画上夸张的表情。总结:运用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创作,作品也增添了不少趣味。3、欣赏漫画作品师:将夸张的艺术手法应用于艺术创作中,却有不一样的魅力。我们看看漫画作品中夸张的脸,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他们都是谁?这是
电影演员葛优、成龙,他抓住了他的什么特征?生:夸张了葛优的耳朵和大板牙,扩大了成龙的鼻子。师:再看这位,他扩大了他的什么特征,缩小了他的哪些特征?生:扩大了他的脸和嘴巴,缩小了他的眼睛眉毛。师小结:人物特征的夸张表现有:扩大夸张法和缩小夸张法。夸张脸
部时,只要突出表现脸上某部分的特征,如眼睛、鼻子、嘴巴、或者额头、颧骨、下巴等,进行缩小夸张、扩大夸张,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3、教师展示作品以这位同学为例,看看老师是怎样对人物特征进行夸张的。4、欣赏学生作
品5、学生创作,老师巡回指导。(1)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选择自己喜爱的人物用绘画、泥塑等形式进行创作表现.(2)突出人物主要特征。(3)构图饱满。6、作品展评比一比谁画的脸最有趣评价要点:(1)是否运用了夸张
的艺术手法。(2)是否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三)、课外拓展今天我们学习了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下课之后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一个面具,来一场假面舞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