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鲁教版】四年级下册《第6课 那一刻的我》教学反思2.doc,共(4)页,1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45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四心”打造完美课堂《那一刻的我》教后反思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小学桑菁玮和很多老师一样,我以前也认为美术是一门既轻松又好玩的课程,学生们也很喜欢这门课程。所以,美术老师是最轻松自在的!但上完《那一刻的我》
这节课后,我对美术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小学美术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孩子们的美术修养,净化孩子们的美好心灵。而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要具有精心、细心、爱心和恒心。www.renjiaoshe.com一、课前备课要
精心。说实话,教师是一个凭良心工作的职业,美术教师尤其如此。诚然,小学美术即便是让孩子们胡乱画些什么,孩子们也会是兴致勃勃的,但它和精心准备的课堂所产生的效益是绝然不同的。对孩子们的心灵作用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大家都知道,备课首先是备学生。即便
是同龄的孩子,他们的基础也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孩子很小家长就对他们进行美术熏陶,而有的孩子却很少接触美术知识,就是参加过美术培训的孩子,也会因自身的美术素质而存在差异的。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知识、技能水平,才能设计出好的有针对性的
教学方案。使之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从而达到提高孩子的美术修养和淘热孩子的美术情操的目的。《那一刻的我》选自四年级下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造型意识和能力,但他们的个体差异较
大,因此备课时教师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一问题,针对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便于课堂上对不同类别的孩子们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当然,比起画出精致完美的作品,我更注重的是培养孩子们能够体会到动脑想想、动
手创作的乐趣!其次是对教材的处理,教材是上课的依据,但我认为小学生想象力丰富,不能因为教材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羁绊了学生的手脚。因此,只有充分挖掘教材,发掘教材的精髓,才能让学生有机会学习到更多、更全面、更有深度的知识,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展开理想的翅膀翱
翔在美术的美好意境当中。针对《那一刻的我》的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1.欣赏教师《海南游》手记视频以及真人版精彩瞬间图片,学生观察、思考,在名作中寻找主题创作的要领——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动作与表情),养成观察总结的好习惯。2.拼摆
图形小人,进行观察、思考、探究,掌握人物运动时的动作、表情特点及处理突出画面主题的一些方法。3.为图形小人添画表情,可以帮助表现创作主题,表达自己的情感。4.欣赏同伴作品,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5.实践作业及作品评价,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二、教具准备要细心
。《那一刻的我》这一课,教具的准备工作是比较繁琐而复杂的。除了美术课常规准备的教具外,从小组合作所需的六个卡片小人到探究人物表情所需要的倒立小人都要一样一样的准备齐全、精细,稍有疏忽都可能导致课堂出现纰漏。
尤其制作倒立小人的时候,我从外形设计到到最后的勾线剪裁,每一步都是怀着美好愉快的心情细心完成的,可谓是倾注了心血。因此,虽然最后成型的效果并不富丽堂皇,但是因为包含着自己美丽的心情,所以每次看到都会感觉温馨快乐!三、课堂展示要爱心。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为课堂服务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否有效发挥
?教师语言是否优美得体?教师动作是否大方到位?授课内容是否正确全面?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完美体现?这些问题不仅在于一位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个人素养,更在于一位教师的人格魅力!我相信一位富于亲和力的教师,完全有能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调动起来!因此,我在讲课的时候不仅注重知识的传
授,更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并时刻关注学生,把爱洒满课堂,使每个孩子们的兴趣点始终保持在我课堂的掌控之中!对于课堂环节的展开,我总是尽可能多的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尤其是对于制作能力较差的孩子,更是以鼓励为主,不批评不歧视,给他们激情和信心。整个课堂都充满
了爱心,让每个孩子都在爱的氛围中学会知识,淘热情操,享受课堂。通过课堂丰富他们的艺术生活!使孩子们不仅生活中充满艺术,也能用艺术表现生活!四、课堂改革要恒心准备《那一刻的我》这一课,虽然我非常用心。但课堂上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作品太过
“写实”!我这里所说的写实并非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把物体表现的真实、形象又细致的写实,而是由于欣赏水平低所导致的作品缺少个人特色与主观处理的一种盲目再现所看实物的一种行为,这是我课前准备不足的地方。上完这节课,我对美术课的认识,我只想套用一句广告词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恒心是课堂改革顺利进行最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