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9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2-七年级上册数学冀教版.doc,共(3)页,10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4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1.4.2有理数的除法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2)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数学思考使学生在探索有理数除法的过程中体会法则
之间的转化关系,同时体会与乘法法则的类比关系,从而对问题思考的方式有一定的方式和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利用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进行准确计算,同时能够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情感态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
数学问题的讨论,能从交流中获益.重点探索除法法则的过程,正确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运算.难点对零不能作除数与零没有倒数的理解以及乘法与除法的互化、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选取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
图活动内容和目的1活动1简单计算,解释合理性活动2计算、观察规律活动3计算、观察规律活动4讲解例题问题6课堂巩固小结、布置作业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引入本节课探究的内容.探索除法法则2.探索除法
法则1探索运算方法体会运算顺序.体会数学的作用,熟练有理数的运算.归纳、巩固新知.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引入本节课探究的内容2活动1计算:2×(-3)=____,(-4)×(-3)=____,8×9=____,0×(-6)=____,(-4)×3=
____,(-6)÷2=____,12÷(-4)=____,72÷9=____,(-12)÷(-4)=____,0÷(-6)=____,观察右侧算式,两个有理数相除时:商的符号如何确定?商的绝对值如何确定?-61272-120-
3-3803教师活动设计:本问题主要是让学生思考结果的合理性,而不是简单要一个结果,因此解释结果的合理性是一个关键环节.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可能能够顺利进行解答出答案,此时要求学生进行解释结果的合理性,学生进一步思考会发现,由于除法是
乘法的逆运算,也就是求一个数“?”使(?)×2=-10,显然有:-4×3=-12,于是(-12)÷3=-4,另外,-10×21=-5.因此(-10)÷2=-10×21.活动2:根据以上发现你能计算下列问题吗?在计算过程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1)(-36)÷9;(2))53()2512(
;(3)0÷(-1.5).教师活动设计:根据以上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会在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时可以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其次再一次体会转化思想,另外通过对比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使学生感受类比思想.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自主
探究,主要是对规律的发现,让学生充分表述,逐步完善看法,最后学生进行归纳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归纳: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数学式子表示:)0(1bbaba)对比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归纳.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
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二、法则应用,巩固新知,进一步体会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与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联系活动3:回答下列各题的商的符号,并总结规律。(1)((-36)÷9)÷6;(2)(-63)÷(-7)(3)0÷(-8).3(4)1÷(-9).学生活动设计:对上述问
题,学生独立解决,遇到问题可以由学生提出,然后由同学补充完善,学生自己归纳.归纳:对比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归纳.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三活动4:出示例1,学生总结一下做题的步骤。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经过
总结得出:求解的第一步是确定商的符号,第二部是将绝对值相除的结果。,三、拓展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出示例2学生讨论例2的做法,并进行相应的习题训练,巩固做题方法。思、小结与作业小结:1.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两个);作业:教材47页第6、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