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岭南版】四年级上册《13. 千姿百态的树》教学设计2.doc,共(3)页,11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375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岭南版本美术第七册13、千姿百态的树之榕树单元主题我们的大自然单元重点传承与创新,感受中国画的笔墨之美。课题千姿百态的树学习领域造型.表现学时2学时学习用具国画用具学习要点以干湿、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树的各种姿态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审美素养感受树木的姿态和中国画写意技法科技素养了解树木的生长规律教学
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榕树的千姿百态。学习用中国画写意技法表现一棵或多棵榕树。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记忆中,激发表现情感。在临摹与体验中,了解榕树的画法。自主学习、构思、大胆表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用中国画写意技法表现榕树。教学难点:能用皴法表现出树枝树干的细节。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能用中国写意技法表现榕树,初步学习用线,用点来表现。2)较高要求:能够用皴笔表现出榕树的树干的纹理。3)个性探究:画面留白,构图位置,
树的前后穿插。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其中包括有关树的画家作品、音像资料、图片、音乐)2、学生准备:国画工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国画工具、微课、展示板、树木图片(每生一张)学生国画用具1.考考你,认识这些树吗?学生回答,引起
共鸣。用精美树木摄影作品,引起学生兴趣,参与其中。2.引出素材《岭南树格》国画名家作学生欣赏,感受真实展厅的通过高清视屏,课堂发展品展示现场氛围,欣赏作品展现出来的树的品格。让学生拉进与美术馆的距离,感受国画展
览现场气氛。引出本课主题千姿百态的树3.观察发现榕树给你什么印象?找出树枝树干树叶。扮演榕树的姿态学生细心观察,了解树木的特征和机构。通过回忆,感受榕树的特点和精神。4.欣赏作品1)陈金章作品画家要表现什么样的精神?用什么绘画手法表现?利于一体机放大镜,展
示作品的细节,让学生更清楚的看到画家的用笔。为陈教授的作品起个题目。2)通过作品局部,感受树皮的表现方式,引出中国画技法“皴”3)关山月作品4)吴冠中作品学生感受画家要表现树的什么样的精神。通过分析,感受
用笔。树干的用线和树叶的点法。为作品命题,提高语言概括能力分析树眼,树皮纹理,初步认识“皴法”。感受两位画家用笔的差异。通过自己思考,感受作品带来的信息。个别学生上台用笔画线,通过学生用笔,提示存在的问题课堂发展5.欣赏微课《榕树画
法》让学生认识作画的基本步骤和完整作品的基本要素。边观看边讲解。树干—树枝—树叶—皴出纹理—淡墨或者浓墨收拾画面—落款-印章学生观看,通过观看感受老师的用笔方式和节奏。通过观看视屏,了解树的画法。示范的过程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作画的过程。6.自由创作给出画展创作要求。1)、构
图饱满,表现出榕树树干和树枝不同特点。2)、用点表现树叶,能体现浓淡、疏密变化。3)、落款工整,作品主题有新意。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给每一组的图片,根据所学的方式,创作一幅关于榕树的作品,参加“独树一格”学生通过
观察后进行创作。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进行创作表现。避免直接临摹画谱,陷入成人已经概括好的符号中去,可以根据自己画面的需要进行取舍,尝试墨色和线条的运用,感榕树专题水墨展。受中国画笔墨的魅力。展示评价展示作品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根
据要求进行点评课后延伸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尝试画其他的树。尝试创作不同的树,为第二课时做准备。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和探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