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辽海版】六下第13课《设计雕塑模型》教案8.docx,共(2)页,15.16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28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设计雕塑模型》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认识雕塑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学会辨别不同雕塑的基本形式和类别,能够灵活运用表现语言去欣赏不同雕塑作品。【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探究,能简单运用雕塑术语赏析不同形式和类别的雕塑作品,体验雕塑独有的魅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心感受不同雕塑的空间、体量、质感与色彩之美,懂得欣赏世界多元雕塑作品。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雕塑的概念和形式分类,学会运用雕塑的表现语言多维度欣赏作品。【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雕塑的表现语言欣赏中西方雕塑作品的异同。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雕塑模型四、教学过程活动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人头像雕塑制作过程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赏:这是属于哪一类艺术的制作过程?(学生回答)你能用一句话概况雕塑的概念么?学生交流,教师小结雕塑的称谓与概念,揭示课题:开起雕塑的大门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一)了解雕塑的基本形式和分类1.教师展示兵马俑、如
来像和屏风木雕的实物模型,提出问题:①它们在形式上有何不同之处?同桌两人讨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雕塑的基本形式有圆雕、浮雕和镂空雕。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文化生活,并提问:②同学们,除了这些雕塑,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雕塑作品?它们有何功能?师生共同探讨,引出雕塑因功能、效
用不同可以分为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和环境雕塑。(二)欣赏、探究雕塑艺术的语言1.教师展示米勒斯的《上帝之手》、布朗库西的《躯干》和阿尔普的《鸟的骨骼》这三幅雕塑作品,学生四人一小组交流并回答问题:①这三幅作品中最吸引你的是哪幅?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顺势引出雕塑中体量的概念,并
引导学生从主题、形体、空间、色彩、质感等方面深入分析。②联系之前学习的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抽象艺术,这几件雕塑作品的整体面貌呈现出怎样的风格?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分为三种风格。写实风格:真实自然,惟妙惟肖地“再现”;装饰风格:概括、夸张;抽象风格:抽象语言表达本质。活动三:布置任务,巩固
提高1.教师展示《朱自清像》、《鲁智深》、《歌舞女神》、《摩西》等多幅优秀的雕塑作品,引导学生赏析交流,选择自己最欣赏的一幅并阐述理由,教师巡视辅导。2.以交流会的形式展开,学生积极分享自己关于作品的见解。3.同学之间交流评议,从雕塑术语的运用、表现语言的分析等级
方面补充、评价。4.教师总结评议。活动四:巧妙设疑,拓展延伸1.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雕塑作品,引发学生好奇心:这都是什么时期的雕塑作品?反映了怎样的时代和地域特色?2.布置作业:自由选取中国或外国某一时期的雕塑,查阅资料,了解其发展历程,并记录。五、
板书设计开启雕塑的大门表现形式:圆雕、浮雕、透雕功能: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环境雕塑表现语言:形体、体量、空间、色彩、质感等风格:写实、装饰、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