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辽海版】五下第6课《分割与组合》教案2.doc,共(3)页,4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23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六、分割与组合总第8课时五年级备课人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变化不单是艺术创作,也是自然,生活中永恒的法则,同时理解变化与统一,局部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学习重点学习分割与组合的方法。教学准备图片、教材、相关资料、范画
、铅笔、彩笔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反思一、课题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面构成中基本形的排列与组合,我们通过对许多基本形的组合创造了具有美感的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基本形进行分解与再构成的创作练习。(1)展示范画(熊猫)——圆的分解构成,观察后说说这张画是由怎样的一个基本形分解而成的?
(2)师生互动,拼摆图形。2、大家玩过七巧板吗?谁能用七巧板拼摆一个图形?教师出示七巧板的课件并演示。3、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19世纪初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迅速传播,被称为“东方魔板”……(简单地介绍七巧板的来历,激发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探究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4、小结:将一个基本形剪切(分解)成几个形状后,可以重新拼成多种图形。七巧板就是利用了分解构成的这个原理。3、导入课题并板书。4、交待本课教学目标。二、讲授新课:1、欣赏激趣,启发思维。(1)展示一张平面构成图形,提问此图是怎样制作的
?(2)教师演示“分解”与“构成”的方法。出示圆形,将它沿直径分割成两个半圆,再将分割成的两个半圆在演示板上作各种不同的组合,并把每次组合成的新图形画在黑板上。1、欣赏作品、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2、学生练习拼
摆图形。3、学生拼摆,讨论。4、学生讨论,举手回答问题。(也可以选择长方形作为“母体”进行分解三次,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形态。)(3)、分解法:对称分解,十字分解,整形分解。(4)请学生练习变换构成的方法:分离、翻转、错位、连接(5)组
合法:分离式,左右置换式,同向式,相接式,万字式,口字式,十字式,嵌入式等。小结:将基本形加以分割并重新组合,可获得众多的图形。2、巩固新知,启发创造。(1)象形物品的分解构成:展示两幅范画(熊猫和热带鱼),让学生分辨原始“母体”的形态,以及分解的次数。(2)抽象几何的分解构成:展示两幅范画(方
和圆),让学生分辨原始“母体”的形态,以及分解的次数。三、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1)分解次数不宜过多;(2)构成时不得重叠或舍弃;(3)作品可随心所欲地创造,但必须创新。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强调学生在切割纸张时注
意安全!)3、作业欣赏,评价深化。4、小结本节课内容。四、课堂总结:5、学生自行创作作品。6、学生相互展评作品。板书设计:六、分割与组合分解法构成法组合法教学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