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辽海版】二上第19课《雪花飘飘》教案5.doc,共(7)页,2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09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剪窗花教材分析:此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解并巩固以前所学的剪纸雪花的基础上而按排的。窗花是剪纸的一种,是人们过新年或在喜庆的日子里,贴在窗户上的吉祥饰物。教材中的窗花都是从民间收集上来的,无论从生动的形象构思、巧妙的立意、寓意之深广,到造型语言的独特和剪刻方法的多样,都极富浓厚的民族
传统特色。学生通过学剪窗花,可体会其中的乐趣,并树立民族自豪感。注意事项:窗花一般为单色,形象概括、单纯,不宜过分复杂。因此在设计时,外形是非常重要的,要体现物象的基本特点,这是设计上的重点。另外,造型不宜太写实,以有些夸张为好。参考教案:课题:剪窗花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通过
剪窗花,使学生进一步发解祖国古老的剪纸艺术的特点、语言和方法,树立民族自豪感,继承和发扬民族艺术传统。作业要求:1、每人按照老师的纸样,剪一至两个作业并裱贴在16开白纸上。2、每人独自设计、剪刻一个窗花成挂签,内容不限
,形式不要复杂,剪完裱贴在白纸上(挂签不用裱贴)。课业类别:工艺制作课教学重点:剪纸的特点、语言和方法。教学难点:对剪纸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具体的剪刻方法。学生学习用具准备:剪子、刻刀、毛边大红纸、白纸、铅笔、浆
糊、硬纸垫板、毛笔、墨汁。教师教学用具准备:为学生准备的剪纸样、自剪的和搜集到的剪纸作品数件、大红纸、白纸、铅笔、浆糊、供学生用的曲别或大头针各一盒、剪子、刻刀。第一节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
具(1分钟)二、欣赏纸作品(出示作品)(3分钟)引导学生发现剪纸与绘画、剪纸形象与实际生活形象不一样等问题,并带着问题去听课。三、讲授新课(15分钟)(一)特点:(板书)刀味纸感。剪纸是通过剪子和刻刀在纸上表现形象和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所用的工具和材料就决定了它本身这一特点。(二)表现方法:(板
书)剪纸的“刀味纸感”是通过各种表现方法反映出来的。1、构图:⑴自由式。自由、灵活、富有变化,如书中的《狮子》、《顽童》等。⑵均衡式。四面的形象虽不一样,但给人以分量平衡的感觉。⑶对称式。有两面对称、四面对称、多面对称,如学过的剪雪花。2、造型:⑴注重神态。这是剪纸艺术
的显著特点。为了充分表现对象的神态,必须抓住对象的特征,大胆夸张和简化,使形象概括、单纯,富有抒情的色彩和朴实的风趣。书中的《回娘家》剪纸,抓住了丈夫送妻子回娘家一路有说有笑的情景,把娘子的头部特别是眼睛眉毛尽情地作了夸大的
处理,显示出娘子的美。把手摇拨浪鼓与娘子打趣的丈夫缩得很小,并站在马的后殿上。这本来都是与客观实际不相符的,是“不合理”的。但为了表现夫妻相亲相爱,这些“不合理”的夸张与变形,自然也就变得合理了,令人感到朴实、亲
切、生动、有趣。⑵装饰性强。在许许多多的剪纸形象中,均用各种各样的花纹进行了装饰。这既增加了美感和变化,同时又赋予了事物生机。如《顽童》、《狮子》、《骑骆驼的人》等身上的花纹便说明了这一特点。3、色彩:单色。一幅剪纸一个颜色。套色。在单色剪纸的背后,衬托几种不同颜色的衬
托。如书中的《龙》。4、阳刻和阴刻:阳刻。把画稿的空白处剪去,留下轮廓线的线条和块面,如书中的《鸡》。阴刻。刻去线条,靠周围的黑色块面来显示出形象神态,如书中的《顽童》等。(三)剪纸语言:“月牙”和“锯齿”是
中国剪纸特有的语言因素。不理解它,不会用它,常常会把剪纸搞成木刻或黑白剪影画。(板书)“月牙”:是随剪刀运用自然而出现的月牙状的各种弧形,用来表现物象的结构、衣纹和运动感等。(图一)“锯齿”:是在剪纸过程
中由于纸的移动或剪刀方向的自然变化而形成的。常用来表现不同物象的质感、量感、层次结构等。书中《顽童》的五官、下巴颏及《骑骆驼的人》、《鸡》两幅作品的大部分语言均是“月牙”状的,鸡、骆驼、狮子身上的毛茸茸质感及顽童身上的圆形花纹等,均用“锯齿”表现的。(四)制作方法:(演示)1、构思:考
虑题材、内容、构思、造型、色彩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2、起稿:用铅笔布局按排完形象后,用毛笔大胆、简练地画出形象的“线条”和“块面”,注意各部的连接。如有的黑色涂得不理想,待干了之后,用白广告色加以修改。3、
剪刻:将画稿放在大红毛边纸上,用书钉、大头针、曲别针等固定。为了不致走形,先剪刻最细的和紧要之处,然后由中间向四边刻,最后剪外边。依照从左刻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衬纸上。4、裱贴:将剪好的作品按照理想的布局摆放在衬纸上。用手指按住作品的一部分,然后用小刀蘸一点浆糊从剪纸和衬纸之间轻
轻地伸进去,抹上浆糊,按照从里往外的顺序,找几个点把作品固定在纸上。四、作业,教师辅导(20分钟)作业要求:从老师发给的图样中,任选一个剪下一方(不要剪轮廓边)来,放在红色纸面上(若放在背面,剪出来是反向的),固定好以后便可剪刻。按照制作方
法和顺序去剪,不可盲目。如遇(锯齿)纹时,可先把与“齿牙”相连的一边剪开一道缝,然后再剪“锯齿”。如有时间,可剪两个,最后把作品裱粘在白纸上。辅导要点:1、注意辅导工具的使用。那些部分使用刻刀,那些部分使用剪子,启发学生思考后作出判断。2、提醒学生不要把纹样剪走了形
,不要过早地剪外轮廓。3、指导学生少用浆糊,细心裱帖,不要污染作品。4、用剪子和小刀时,注意安全。把剪下的纸屑拾起来,扔到垃圾桶里。五、小结:(1分钟)着重工具的使用和纸的不够科学方面进行小结,并请学习在闲暇时做一下练习。第二节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1分钟)二、复习剪
纸的造型特点和剪纸言。(结合欣赏进行)(4分钟)三、布置作业:(结合欣赏书中作品)(2分钟)每人设计、剪刻一件能表达喜悦心情的窗花作品(包括挂签)。由于窗花常常用来象征吉祥、喜庆,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因此在造型上尤其应注重传神,形象要夸张、简化,学用“月牙”、“锯齿”造型语言。内容不
限。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30分钟)辅导要点:1、启发学生构思内容:岛兽、花草、山水、鱼虫、人景等。2、注意纠正学生设计复杂、不宜剪刻的现象。3、启发学生在抓大的外形特征基础上,试着用“月牙”、“锯齿”表现和装饰物象。五、小结:(3分钟
)展示学生作品,讲评几幅定剪纸特色的作品,励学生继承民族艺术传统,搜集民间剪纸艺术,利用节假日搞点剪纸作品,丰富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