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辽海版】一下第18课《浮游玩具》教案5.doc,共(2)页,4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207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美术(一年级)教学设计来源存档初始来源原创教师姓名王绍婷创编及使用授课班级一年一班教学内容浮游玩具(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课将自然界的科学现象和艺术表现相结合,将浮力的科学道理融汇到艺术实践的创作之中,体现出科学技术与艺术创作的协调性。学情分析本课是针对
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的,是从他们身边事物出发,从他们感兴趣的现象切入的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和感受消遣的生物资源,了解浮力的原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2、运用折、剪、粘等技法,利用废弃材料
制作能够漂浮在水中的玩具。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运用折、剪、粘等技法,利用废弃材料制作能够漂浮在水中的玩具。教学难点学生对物体漂浮现象(浮力)的认识、理解与应用。教学准备教师教学用具:水中生物的资料(课件、视频、图片等)、浮游玩
具若干、废弃的饮料瓶、手工纸、剪刀、双面胶、剪刀等。学生学习用具:废弃的饮料瓶、吸管、塑料叉、手工纸、双面胶、剪刀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技能训练/设计意图复案一、激情引趣二、导趣求知1、课件或视频、图片展示,让学生感知和认识水中的动植物资源。2、学生表述:畅
谈水中的各类生物资源。3、教师作品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浮游玩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教师导入课题并板书。1、师生探究活动:(1)分析水中动物的生活特点。(2)探讨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2、制作步骤:(1)立意与选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
观察力和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三、创作表现四、评述拓延(2)装饰与美化。(3)调整与完善。1、强调作品的美观与浮游效果的结合。2、肯定造型新颖独特、浮游效果好的作品。3、鼓励并帮助理解和制作有困难的学生。1、作业集体展示,学生之间互相评析。2、教师总结归纳并提出肯定和改进意见或建议。
3、拓展学生对浮力现象的认识与理解,如空气的浮力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板书设计浮游玩具创作步骤:(1)立意与选材(2)装饰与美化(3)调整与完善教学反思合作交流检查意见本教案已经修改次;组长签审:学校评价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