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辽海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 妙思巧做》教学设计1

DOC
  • 阅读 5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7.826 KB
  • 2023-03-0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辽海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 妙思巧做》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辽海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 妙思巧做》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辽海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 妙思巧做》教学设计1.docx,共(4)页,17.82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99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日常生活小物品的联想年级:5年级课时:1课时设计意图:本节课是我联想系列课程之一,是继《头发的联想》《数字的联想》《表情的联想》《线条的联想》《厨具的联想》之后,又一节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美术课程。这节课的灵感来源于网络创作,主要想法是想象力的培养,面相的10岁

左右的学生。将艺术和孩子的生活联系起来,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我们希望孩子们能随时随地,把身边随处可见的小物品,通过联想和想象组合,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我们选择了以生活小物品为基础,用观察和触摸,来激发学员寻找灵感、展开想象,最终形成一个个

奇思妙想的新形象,并以趣味性的艺术形式将其表现出来。教学目的:1、观察日常小物品,感受形状、色彩带来的全新体验,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灵感,创作出有创意的小画面。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就在我们身边,艺术来源于生活。2、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的想象过程中,冲破传统思维的框架,激发学生

从形状、质感、颜色等几方面发散思维,并理解形象与构图的不确定性美感。3、通过触摸、观察、想象、创作等几个环节的实践,提升学生的图形联想力、形象组合力、创意表现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小物品进行观察、触摸、联想,并形成新的创意,完成全新的趣味性的创作。教学

难点:能用黑色块、粗线条、对比等方式突出画面主体形象,并能进行细节描绘。,并对对画面的黑白灰关系进行合理安排。教具准备:部分创意插画的示范作品(教师提前练习并制作)、参考范样(网络下载),几个装好不同类别日常用品的小盒子,作业的材料和工具。教学过程一

、安抚情绪、组织教学:指导学生有序摆放好学习用具和相关材料,安抚学生的情绪,调整好状态,为上课打好基础。二、激趣导入、触发灵感:1、教师出示装着日常生活中小物品的4个盒子,包括文具、餐具、饰品、食品、废旧品等。2、请几个学生把手伸进不透明的盒子

里,摸一摸里面的东西,并猜一猜自己摸的是什么,再说出为什么这么判断?讲出理由后,将小物品拿出来,师生共同验证学员刚才的感受是否正确。3、教师总结:如何判断一件物品?看——形状和色彩、听——声音、闻——味道、摸——质感、形状、温度4、在我们身边,平

时的生活中会有很多不同形状、色彩、质感的小物品,老师进行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小物品,并简单说一下这件物品的特征。5、教师提问:今天美术课上你们猜猜我们会用这些小物品干嘛呢?学生进行奇思妙想的回答后,出示课题——《日

常生活小物品的联想》三、实例讲授、分步演示:1、原形联想:看到物品形状后,我们会想到什么呢?我们可以将手上的物品作为我们画面形象的一部分,以这个小物品为基础来创造形象。教师通过物品进行演示(实物投影)例如:木梳(形状)——汽车的散热片,光盘(质感、反光)

——猫头鹰的眼睛,提子(颜色)——氢气球。边演示,边讲解根据物品的形状特征,进行联想。2、变形联想:教师出示曲别针,通过对于曲别针的形状改变,进行联想。曲别针可以直接作为坦克的履带,形状的相似度很高嘛;还可以改变曲别针的形状,作为房屋

的房顶,也可以变成妈妈的高跟鞋,还能变成吹风机......3、组合联想:将不同形状的物品组合摆放,产生灵感的方式。4、教师组织学生自主讨论,根据自己所带来的部分物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且分析自己采用的想象方式。教师及时鼓

励有创意的想法,并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归纳联想的方式。5、进一步激发想象力,开阔视野。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这些创意的联想方式。四、学生创作、阶段指导:1、给时间观察自己的物品,变化角度或者简单变形后产生联想。2、提问几个同学,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创意,采用哪种方式,联想到什么,计划怎

么实现自己的想法?3、同桌之间相互分享并帮助补充,你要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新形象。4、创作开始:(1)从构图开始思考作品的呈现效果,在学生作业期间,举例说明。(2)对物品的摆放、粘贴等构图环节结束后,学员将进行自主创作。请教师快速巡视,不断鼓励每位学员的新奇想法。提醒学员:我们创

造的形象最好是让观众一眼就可以辨认出来。(3)学员创作约10分钟后,引导学员分析画面的黑白灰关系。注意A:需要突出的部分,可用黑色块或粗线条进行强调;注意B:注意画面形象填充必要的细节;注意C:如果现有形象简单,可以根据想象故事进行画面延伸。(4)调整画面,添加细节、背景、边框,完成

作品。五、展示作业、总结评价: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代表性学生作品,组织学员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在总结中,还要强调一点: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将生活中的小物品变成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但是我们还有其它联想的方式没有

用到。今后我们会更加深入的学习,而且对画面的故事性和创作性会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请同学们做好准备哦!只要能留心发现生活中的小细节、小物品,会有你们想不到的创意作品在等着你们创造!教学反思:这是我想象力训练系列课程中的一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物品进行联想,将生活物品作为创造

新形象的思考基础。在课堂上可以看到,每个孩子都创造出了很多脑洞全开的新形象!希望能通过持续不断的联想刺激,来培养孩子们的创意思维习惯。设计联想系列课程的目的就是希望美术课堂上进行的艺术创作,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而且能锻炼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想象能力!让孩子们

发现美就在生活中,美就在我们身边!解放小学杨波2017.05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9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