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冀美版】四年级上册《14.巧手穿编》教学设计1.doc,共(2)页,1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897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四课巧手穿编教材分析:编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紧密。常见的编织作品有竹编或藤编筐、篓,藤编家具,草编帽蓆,绳编挂毯和结艺装饰等等,应用的题材与范围相当广泛。“编织”是指包括各种编、织、结等技法。“编”是将较寬長的纤维材料,透过交叉排列组
合的方式而成,例如籐竹编及草编;“织”则是将更精細的纤维材料,以经纬线穿梭、缔结组织而成幅的织品,本课就是从“穿编”入手,让学生明白编织的基本原理,并将这个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美术创作和生活中去,从
而更好地创造和美化生活,提高动手能力,体会和感受编织的乐趣。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练习,学会基本的穿编技巧。过程方法:学生能够认识传统编织之美,并能激发对编织的兴趣。情感态度:喜欢编织,并愿意用编织的手段创造和美化生活。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穿编,学生学会基本的编
织技巧;让学生明白编织的基本原理,体会和感受编织的乐趣。教具准备:生活中编织作品,纸条,彩带,剪刀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出示穿编的物品(例如竹篮),提问:这件竹篮是用什么方法作的?学生:用竹条编的。教师:对了
,这个篮子是用穿编的方法做成的。除了这个篮子,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用穿编的方法做成的呢?大家想一想,讨论一下。欣赏同学们带来的身边的穿编物品。二、动手探究: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用穿编的方法制成的,那么到底怎么编呢?大家一边商量一边
动手编一编,开始啦!1、分析学生作品,渗透穿编方法。2、认识经线,纬线。3、教师动手示范。教师辅导。4、学生继续穿编,掌握基本的穿编方法。学生动手尝试(课前将纸条备好)。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只是掌握情况
。5、欣赏穿编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教师课前搜集大量的又针对性的穿编作品,供学生欣赏。具体分析编织的变化手法,斜线编织,图形编织等。6、再次激发学生进行创作。学生穿编作品。有的学生能够编出一些简单的图形,多数同学作得还不够理想。三、动手实践学生自由结组,合作完成作品。穿编时,
鼓励学生大胆使用不同色调的彩条。学生欣赏作品。1、对于有创意的作品随机评价。通过动手尝试,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2、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教师适时给与辅导。学生穿编作品。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只是掌握情况。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
定。五、板书设计:六、巧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