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冀美版】四年级上册《8.水墨练习》教学设计2.doc,共(4)页,5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89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教材分析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学习中国画有利于学生了解祖国传统艺术,感受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精神,提高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水墨练习这一课是中国计划学习的初始课,本课一改传统教材的强调技能技法的枯燥训练内容,将中国画的欣赏、
水墨游戏巧妙结合选择了齐白石吴冠中等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用笔简洁奔放水墨特色突出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二、教学目标:1、能够大胆尝试感受和了解毛笔墨汁宣纸的特性2、能够把发现的水墨特性运用到绘画练习中3、感受中国
传统文化能够体验到水墨练习的乐趣三、教学重难点:感受中国画的笔墨特性四、教学方法讲授、示范、自主探究五、设计思路滴墨游戏——感受欣赏——闯关体验——大胆创作项目设置学习活动运用水墨练习题会中国话的用笔用我的变化感受中国化工具和材料的
特性六、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玩一个游戏,我请4位同学来帮忙,大家看看这张纸上会出现什么?一起见证奇迹,宣纸具有很强的吸水吸墨性,水滴落在纸面会迅速扩散渗透,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形成漂亮的
图画。让我们一起走进水墨的世界游戏一番!一起学习中国独有的传统绘画——水墨画。板书课题——“水墨练习”。【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感受水、墨、宣纸的特性。感受宣纸遇墨迅速渗化的特性。二、工具材料介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谁来给大家介绍桌上的国画材料?介绍:文房四宝【设计意图】了解中国传统
绘画材料,感受绘画材料与水墨画的密切关系。我们应该怎样使用他们完成国画作品呢?向大师学习,感受中国画之美,意境之美,色彩之美。三、欣赏1、近现代中国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神似。A、蛙声在哪里?虽然看不到青蛙,
却使人能够通过6只小蝌蚪,联想到山涧之后的蝌蚪妈妈,蛙声顺着山涧飘出了十里。B、画家怎样用水墨表现画意?闭上眼睛联想画中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一首动听的乐章。中锋完成湍湍急流,浓墨侧缝完成两璧山涧,看似简单的作品,寥寥几笔就
巧妙的表现了看不见摸不到的声音,创造了如此优美意境,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最高境界。(指出中锋侧锋用笔的位置)2、当代绘画大师吴冠中作品,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A、画面中的线条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说说
你的看法。B、观察《群楼》国画作品中墨色是怎样的?图中的干墨、湿墨在哪里?为什么这样画?3、总结大师的水墨语言:(1)、用墨有浓淡干湿变化(2)、用笔中锋侧锋灵活变化(3)、点线面的结合使画面中的形象富有趣味【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受中国水墨画的意境之美,色彩之美,寻找
大师笔下深浅不同墨块寓意。四、观看微课:如何执笔、蘸墨、让水、墨在宣纸上产生丰富变化?握笔、蘸墨、墨色,注意倾听。【设计意图】通过示范让学生迅速掌握执笔方法,蘸墨方法,画出不同的色块,焦浓重淡清。培养学生专注倾听。五、水墨实验室我们也尝试着使用大师们的绘
画方式,看看能否通过我设置的三重难关,通关后获得软卡开始正式创作。第一关你能用毛笔一笔画出两个大小不同的点吗?(难度系数☆)学生自己尝试画,教师展示有代表性的作业,让学生说他的画法。师生共同总结:笔尖轻点,点小,笔用力下按点大,笔在纸上以一个中心旋转点大,笔中水分多,点会散开变
大……第二关你能画出粗细不同,墨色深浅不同的线吗?(难度系数☆☆)学生尝试自己画,教师展示有代表性的作业,让学生说他的画法。师生共同总结:笔立起来画的线细,称中锋用笔,毛笔躺倒画线粗,称侧缝用笔,水多墨少颜色浅,水少墨多颜色深。教师再示范,中锋、侧锋用笔方法,体验水墨用笔的神奇,提示学生用笔灵
活不拘谨。第三关你能画出形状不同,墨色深浅不同、干湿不同的面吗?(难度系数☆☆☆☆)【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探索,体验笔墨感觉。四、同龄人作品欣赏小朋友的画,看看他们大胆运用笔墨语言,表现心中的故事。【设计意图】欣赏同龄人作品,开阔学生的创作思路。五、水墨碰碰碰尝试运用国画材料在宣纸上
用笔墨表现心中的故事。要求:1、陪墨点跳舞,体现墨色的干湿浓淡变化。2、牵线条散步,灵活运用中锋侧锋运笔。3、大胆尝试体会墨趣并注意卫生。【设计意图】通过本课的学习,自己运用水墨语言进行有创意的水墨练习。六、交流展示我们将自评,把自己的作品贴到对应的奖项下面1、最佳趣味奖2、
最佳墨色奖3、最佳笔法奖互评:这些画面使你产生了哪些联想?用笔用墨怎样?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师评:原来我们身边也有这么多小画家。【设计意图】分享体验感受寻找创作经验七、总结拓展同学们喜欢这种绘画形式吗?中国
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我们今天只是刚刚敲开水墨画艺术之门,今后我们将继续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反思:小学美术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
。绘画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水墨练习》的教学设计上,我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技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课上使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
品位意境、享受意境,到大胆用笔自由的表现意境。意境是水墨画的灵魂,引导学生从认识水墨画所表现的意境美入手,感受水墨画独特的艺术美感。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水墨画不是物象的单
纯写生,而是渗透着画家的情感。欣赏中国绘画我们既要留心画家对物的形象的刻画,又要注意画家对人的情感的抒发。《水墨练习》课上通过欣赏齐白石、吴冠中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对学生进行有层次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1)作品中笔墨有什么变化?(2)作品传达
了什么样的意境?(3)作品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中国画注重意境,手法独特。中国画更多地强调“抽象美”,当你欣赏作品的时候,可以体味其中的“神韵”,努力地去把握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境。所谓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我们要善于想象和
联想,才能领略其中的诗情画意。充分挖掘教材,激发学生去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艺术文明,用审美的规律去感受和欣赏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让我们为我们的祖先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