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沪教版】四年级下册12《活泼的小猴》教案4.doc,共(3)页,6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79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材:上教版美术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第12课课题:活泼的小侯教材分析本课《活泼的小猴》是上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走近名作中的一课,是水墨画教学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名家水墨画猴的作品以后,尝试运用侧锋以及运用浓淡不同的墨色画出有动态的猴子,同时探究猴子蓬松皮毛可以运用散
峰干笔表现的方法。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水墨画已有初步认识,曾学习过中侧锋的运笔法和浓淡墨色的水墨表现运用。本课是在欣赏名家水墨画猴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体验用水墨画的方法表现动物的乐趣。由于班级人数太多而水墨画工具又繁,我尽量将水墨画工具材料简化,为了便于打理与收拾。教学突破口通过
大量猴子图片的观察与欣赏,让学生了解猴子外形特点;运用活动纸猴摆出的各种动作,让学生理解只要变化身体与四肢的位置,就能画出猴子的不同动态。通过看老师演示,共同试笔探究,学习表现猴子的笔法与墨法以及表现皮毛质感浓淡方法。教学
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猴子的基本造型特征,以及动态变化的规律,学会用侧锋以及浓淡墨色表现猴子的动态。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猴子特征和尝试运用笔墨表现的过程中,学习不同表现猴子及皮毛质感的用笔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水墨画
特有的表现力,发现小猴的活泼与机灵的动态之美,热爱自然中的生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笔墨表现猴子动态特征。教学难点:浓淡墨色表现猴子的皮毛质感。教学准备:学具:毛笔、宣纸、墨汁、国画颜料、调色盘、水桶等教具:同上,相关图片、同龄人作品、范画、
课件等要注意的问题:浓淡墨色的合理运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练练笔水墨画的用笔与用墨。中锋、侧锋;浓墨、淡墨。二、谜语导入1、猜谜语: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树是能手,擅长模仿人动作,家里没有山里有。(猜一动物)2、板书:水墨画猴3、欣赏画家韩美林笔下的活泼小猴。三、观察与欣赏1、观察猴子的一组图
片,了解猴子的外形特征。(尖嘴毛身四肢长,细长尾巴本领大)2、用猴子照片与画家作品作比较,了解笔墨特点。(淡墨、浓墨;侧锋、中锋)3、探讨:如何表现猴子蓬松的皮毛?(1)学生在试笔纸上尝试。(2)请一学生实物投影演
示——散锋,干笔,侧锋轻轻擦。四、作业与指导1、教师示范用水墨画猴子的方法,学生看清每一部分老师用几笔画成?2、看图片了解猴子不同动态,共同探究猴子不同动态的表现方法。3、欣赏同龄人作品。4、练习与要求:(
1)练习:用水墨画猴子。(2)要求:1合理运用笔墨——侧锋与中锋、淡墨与浓墨。2、动态活泼,画面有趣。五、展示与评议1、展示作品。2、按练习要求评价。六、教学拓展:欣赏韩美林画的其它动物,鼓励学生用画猴子的方法尝试画其它动物。总
板书:[键入文档的引述或关注点的摘要。您可将文本框放置在文档中的任何位置。可使用“文本框工具”选项卡更改重要引述文本框的格式。]教后感想:本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在初步学习了水墨画用笔用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合理运用中锋侧锋、浓墨淡墨画猴子的方法。教学通过先复习旧知练练笔;欣赏画家
韩美林的猴子作品,感受水墨动物的美,提高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观察图片了解猴子的造型特点与习性,与画家作品作比较,探究笔墨技巧;接着通过教师示范,知道水墨画猴子的方法与步骤,通过欣赏不同动作的猴子,总结出只要变化身
体与四肢位置,可以画出不同动态的猴子。教学中,学生探究“如何画出猴子皮毛”质感是教学的难点。我通过观察猴子图片了解蓬松质感,一起试笔探究,找到合适笔墨方法,让学生实物投影用笔展示,知道表现方法。最后学生
按自己的想法,用水墨画出不同动态的猴子,有的动态滑稽,有的造型可爱,还有的画出了像人一样活动的猴子,每一位学生表现出了别具特色的水墨猴子,教学效果明显。水墨画猴淡墨、浓墨侧锋、中锋媒体展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突然的断电
,使前半节课的教学在无电状态下进行,给教师带来巨大的考验。我随机应变,将本来需要PPT展示的谜语,以口述的形式呈现,将图片的欣赏,让学生通过书本上的图片加以欣赏,本来在投影上出示的文字,用手写的方式展示于黑板上。半节课后电又突然来了,我为了避免由于开机速度慢而带来的“
冷场”,用“大家一起数数倒计时”来调动课堂的气氛,最后终于使整堂课顺利上下来。所以,对于用惯了电教媒体进行教学的当代课堂教学,如何尝试回到“原始”状态,上好一节原生态的课,也是我们需要练就的教学本领。【教学点评:盛老师的水墨画教学课有其明显的教学特色,抓住水墨画用笔用墨的特点
开展教学。“笔墨”作为水墨画教学的重点,盛老师是通过先“练练笔”的形式,对以前学过的知识加以回顾,然后再通过欣赏画家画猴的图片,引导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本课的教学亮点是盛老师用名家作品与猴子写真图片的对照,再通过交流、示范来指导学生画猴。在表现猴子蓬松的皮毛质感的时候,是通过学生尝试与交流,
让学生自主寻找合适的用笔用墨,使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打破了传统水墨画教学“跟着老师画”的程式。在指导画各种动态的猴子时,又通过大量生动图片与活动纸猴的拼摆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只要变化身体与四肢的位置成表现各种动态的
猴子的方法。整节课条理清晰、引导方法多样、合理,教学技巧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