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沪教版】四年级下册4《会动的皮影》教案2.doc,共(5)页,9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78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会动的皮影》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沪教版美术第八册第二单元“感受民间艺术”中的第二课。承接了前一课学习绘制皮影人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变,将自己设计的皮影人变成能够活动的,更接近真实皮影人的形式。作为四年级的学生,这次的学习需要“让皮影动起来”。这里面涉及造型设计以及制
作方法,特别是“动”的关节所在,更重要的是在制作完成后学生能够有兴趣自主深入学习探索。二、学生分析本节课前学生已经进行过一节皮影欣赏、一节皮影人物设计课程的学习,并又用了一节课预习课本上本课的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并对照之前自己设计的皮影人
物画了一副皮影人物局部复制图,个别速度快、擅长绘画的学生已经将皮影人的分解零部件画好。经过这些学习内容的准备,学生对皮影常识已有所了解,知道皮影人物的造型特点以及设计绘画的方法,为本节课打好了基础。有效地降低了做一个会动的皮影的难度,原本完整地完成一
个会动的皮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按照现在的进度只需要一节课就可以完成,同时也在无形中为一些学习进度较慢的学生提升了对绘画和制作的自信心。但是学生对皮影人物会动的原理并不十分清晰,也没有仔细观察过皮影艺人如何使皮影人物做出变化多样
的动作,更没有尝试过亲手绘制一个会动的皮影人物,并用它进行表演。通过本课将学生对人体关节与动态变化的规律和皮影人舞动联系起来。这将是非常吸引学生的一课。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皮影人物会动的原理,知道皮影人
物的动态变化是符合人体活动规律的,学会制作一个会动的皮影人物。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和观察过程中,学习皮影戏中人物用按扣连接身体各部分的制作方法及表演方法。情感与价值:感受中国民间皮影造型的独特美,以及皮影戏表演给人带来的快
乐和艺术享受,体会皮影的艺术魅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符合人体活动规律的皮影侧面形象难点:整体形象中的局部分割及动态把握四、教学设计本课中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会动的皮影人,从皮影人的设计图绘制、零部件的设置到剪、接零部件并完
成皮影人的制作这样一个完整过程的时间来看,一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我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预习”的作业:在上好前一节《皮影人物》的课程后,准备好皮影人物设计稿并根据自己的理解
阅读即将学习的《会动的皮影》一课,按照自己的设计稿画好皮影人物需要组装的零部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皮影人物活动关节,设置出符合人体活动规律的皮影人物,在课堂上针对和利用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采用观察欣赏、思考讨论、延伸比较等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
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针对“关节设置”枯燥的讲解中穿插生动直观的课件展示,并让学生结合平时体育课做准备活动的经验与皮影人做对比,找找人体主要关节在帮助学生更合理地设置皮影人活动关节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课教学中表现出皮影的历史性和传统艺术之美是切入点,
也是关键。本课中的审美教育不但是要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也要在他们心中激发起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埋下一颗向往和探究的种子。在制作完成后通过自己演一演的方法来表现一节课的学习收获,进行相应评价是重要的培养兴趣的方法,虽然
学生可能制作的皮影人物不甚完美,但在完成后能够实际操作一番自己的皮影人能够在培养对传统艺术的兴趣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自信。五、教学资源学具中皮影人物设计稿是学生课前画好的,工具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彩色笔、剪刀、双面胶,按扣、吸管由教师提供。教具是制作好的皮影人物作品、课件、皮影人物设计图和各种工具,如
剪刀、按扣、课题、双面胶。为了烘托课堂氛围,教师的着装也是有选择性的,选用了带有传统纹饰图样的服装,并在课前准备了《我和奶奶跳皮影》的儿歌曲子。六、实施策略1、教学脉络:欣赏舞蹈导入课题——观察皮影分析关节——关机设置
学习安装——动手制作尝试表演——皮影表演评价作品——拓展学习自主研究2、课时安排与教学实施:本课为1课时,比较紧凑精炼。采用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皮影关节设置的方法,自己为自己的皮影人安装各个关节部分,制作出会动的皮影。以用自己的皮影人表
演的形式进行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激励学生能在课后自主进行相关的探索与学习。《会动的皮影》教学设计方案学校:上外松外班级:四(6)教师:陆蓉蓉人数:56学科:美术课题:会动的皮影教时:
1日期:4.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皮影人物会动的原理,知道皮影人物的动态变化是符合人体活动规律的,学会制作一个会动的皮影人物。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和观察过程中,学习皮影戏中人物用按扣连接身体各部分的制作方法及表演方法。情感与价值:感受中国民间皮影造型的独特美,以及皮影戏表演给人带来的快乐和
艺术享受,体会皮影的艺术魅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符合人体活动规律的皮影侧面形象。难点:整体形象中的局部分割及动态把握。学具剪刀、按扣、彩色笔、铅笔、皮影人物设计图、铅画纸教具课件、皮影人物设计图、剪刀、按扣、课题、会动的皮影人物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
生活动设计意图影视导入1.播放舞蹈节目《俏夕阳》的录像2.提问:演员是模仿的是哪种传统民间艺术?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引导学生回忆皮影人物特征并小结:演员模仿皮影戏进行舞蹈表演,抓住了皮影人物侧面为主以及服装上喇叭袖口喇叭裤的造型特征,在动作上夸张、幅度大,以大动作为主
,手部不做动作,保持一致。4.展示幕后艺人操作皮影的图片,介绍皮影戏表演的操作方法5.揭示课题:会动的皮影1.说说演员模仿表现的是哪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并探讨影视中的演员抓住了皮影造型的哪些特征以及皮影的动作特点,同时回忆皮影人物特征。2.观察皮影人的操作方法。通过欣赏舞蹈节目大致了解皮影人的动作特点
,复习皮影人物的造型特征。了解皮影人的表演方式和操作方法。观察分析1.出示课前要求绘制的完整皮影人物造型以及复制的各个零部件,以及一个会动的皮影人。2.提问:我们上节课自己设计、绘制了皮影人物造型,观察后说说我是如何改变,使它会动的?3.小结介绍:皮影
的头、身、四肢等都是分别绘制的,经过连接形成整体,再由吸管支撑,舞动后皮影人物便“活”了起来。4.引导学生回忆人在舞动时,身体和四肢的弯曲与伸展原因是关节的运动。5.出示两个不同的皮影人照片,找出1.取出课前画好的皮影人物零部件
。2.仔细观察皮影人物的构造。3.思考、讨论皮影会动的原理,发现活动关节是皮影会动的原因,并了解皮影艺人操作皮影的方法。4.说说人体的主要关节,并发经过观察与思考,了解皮影人物活动的原理。在明确了活动关节的设置与人体关节的关系后学习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设置关节对皮影人物关节的取舍
。并对比它们的活动关节的不同设置。6.提问:根据需要你能将关节数量控制在六个以内吗?7.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皮影人物设计稿上标出关节点,注意关节数量。请个别学生展示自己所标的关节。现与皮影人活动关节设置的联系。5.在自己的皮影人物设计稿上标出关节点。实
践指导1.提问:如何连接皮影人的各个零件?2.示范按扣连接关节方法以及吸管的安装。3.请学生总结并演示皮影人物整体绘制过程:1)设计形象2)复制各局部(将人物分解成几部分进行绘画,关注皮影人物身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关系。)3)组装局部(用按扣连接各部分后将吸
管弯曲,然后用胶带粘贴在人物背面。)4.作业要求:1)皮影人物比例基本正确2)关节处按扣安装准确3)操作灵活5.巡视并指导个别学生完成作品1.讨论连接人物关节的不同方法。2.观察学习按扣及吸管的安装。3.在教师帮助下总结一个会动的皮影人物的整体制
作流程。4.整理完成自己会动的皮影人物形象的思路。5.明确作业要求,根据要求完成作品。能经过自己的思考想出皮影人零部件不同的组装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绘制出能动的皮影人物的具体步骤,明确任务要求。知道针对自己的皮影人需要进行哪些步骤的改装。表演评价1.请学生在讲台前舞动绘制的皮影
人物,设计动作,进行皮影表演。2.评价内容:①人物形象符合皮影的特点且美观。②连接牢固。③表演动作生动。1.运用自己的皮影人进行表演。2.欣赏并说说最喜欢哪位同学所做的皮影人物,并说出喜欢的理由。体会表演乐趣,能有针对性地评价他人作品。拓展欣赏1.展示经典皮影人物照片,教师简单介绍
2.介绍皮影相关资料查找方式(博物馆、网站等方式)3.传统皮影人制作流程的介绍视频欣赏1.欣赏皮影人物造型。2.知道皮影资料获取的各种途径。3.了解传统皮影人制作流程。了解皮影相关内容,体会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皮影的探究兴趣。板书设计:课题:会动的皮影1、设计2
、复制挖洞屏幕投影区皮影人物设计图3、组装装扣粘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