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沪教版】四年级上册15《装饰小瓶罐》教案4.doc,共(2)页,12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78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方案学校明强小学班级四年级学科美术课题装饰彩陶罐教时1课时日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彩陶的制作制作方法及其基本造型特点,学会设计并绘制出符合圆面透视规律的、体现连续纹样的彩陶罐。过程与方法:在观
察与分析过程中,能区别瓶罐与底部两个圆弧形,学习在圆形的瓶罐造型上装饰适合花纹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陶罐上纹样的特点,感受连续纹样装饰的美,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圆面透视在陶罐上的体现教学难点:设计符合陶罐造
型的连续花纹三、教学准备学具:学具:勾线笔、剪刀等教具:课件、范作、剪刀、勾线笔等四、制定依据:学生依据:四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教学中已经学过线条的粗细、疏密表现,也了解了连续纹样的表现方式,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圆面物体透视变化的基础上,理解与之相联系的瓶罐外
部装饰纹样也要符合透视的规律。教材依据:这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七单元的课,整个第七单元教学目标都围绕在了解圆面透视原理、瓶罐的纹样装饰、学习写生和装饰瓶罐的方法上。在本单元第一课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瓶罐的圆面变化,连续纹样也是旧知识,本课的重难点就在如何把这
些旧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设计出美观的彩陶罐。五、作业要求:基本要求:利用彩纸剪一个外形饱满的陶罐,并且用合适的连续纹样装饰陶罐。。提高要求:陶罐外形独特,花纹均匀有疏密变化,符合陶罐圆面透视规律。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发现与尝试1、视频:探秘“彩陶王”。2、
学生交流欣赏感受。3、教师小结:彩陶罐艺术价值。4、揭示课题:装饰彩陶罐5、了解瓶罐的结构:瓶口、瓶颈、瓶身、瓶底。6、尝试用“对折剪”的方式快速剪出一个对称的陶罐。7、讨论陶罐还可以有哪些形状。1、展示部分尝试作业,学生观察并尝试发现作业中出现的问题:①陶罐大小是
否合适学生欣赏视频,观察彩陶的特点交流、讨论所观察到特点。尝试练习讨论、交流、欣赏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了解彩陶特点,对彩陶的色彩和纹理特点的艺术价值。让学生在掌握了二方连续的纹理特点规律基础上,对彩陶的设计上运用点
、线、面的组合装饰。二、理解与分析一、演示与表现四、展示与评价②陶罐造型是否独特2、欣赏彩陶罐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纹样设计的规律:二方连续。3、师生共同讨论可以给陶罐添加怎么样的纹样?师生小结:要根据罐子的造型,设计有疏密变化的连续纹样。1、教师演示装饰方法,注意瓶罐上的连续花纹线条要符合圆
面透视规律。2、出示作业要求:用连续的纹样装饰瓶罐。装饰要符合瓶罐圆面透视规律。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作业中欣赏彩陶罐)1、作品展示与欣赏。2、作业评价内容:①能根据陶罐造型合理设计花纹装饰;②花纹均匀,有疏密变化,
符合圆面透视规律。3、评价方法:自评与互评结合,教师评价帮助学生找到改进的方法。欣赏发现彩陶的设计元素学生尝试制作,教师辅导。自评互评教师示范,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如何把心里想的更方便的表现在作品上。作业要求的分层让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反思重建反思
:学生在陶罐上表现圆面透视的效果还不错,但是对于二方连续纹样在彩陶上的实际运用有一点小问题,如对每一部分的装饰:罐颈、罐身、罐底的装饰后的整罐效果较难把握,有些孩子常画得过满。归因:学生对于如何表现整体感不是很能把握,用二方连续纹样装饰陶罐
时常常画得过满。重建:老师在示范时要着重强调疏密,准备的范画也要疏密更加明显,并进行适当留白教授时多让学生观察,多欣赏,多尝试,师在前期示范引导中多强调罐的每部分,让学生掌握罐的整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