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沪教版】三年级上册17《身边的方形物体》教案.doc,共(3)页,37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76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画方形物体年级三学期一单元主题身边的世界教材上教版课型绘画表现评价模块绘画与表达课时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上教版第五册第七单元“身边的方形物体”的一课,这也是本单元表现方形物体的第一节课。本课教学意在帮助学生寻找发现方形物体的造型特点与不同视角的变化现象,并以
此表现方形物体立体感的技能。学情分析学生对方形体有初步的认识与表现经历。本课教学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方形体,并能够正确表现多角度方体的立体感。教学内容结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方体造型特点及不同视角的变化现象,运用线条表现方形体的立体感和组合效果。过程
与方法:在实践中,发现方体的造型特点及不同视角下的造型变化。在观察中,学习方体立体感的表现方法。尝试用线条表现方体积木的组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仔细观察的意识,获得表现立体造型的成功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表现方体的立体感。教学难点:不同视角方体的变化表
现。作业设计作业内容:根据照片表现方体积木组合。作业要求:(1)基本表现方体的立体感。(2)表现正确的方体造型变化。(3)依据构图自主添加方体积木。教学准备教具准备:石膏立方体、透明薄膜、铅画纸、记号笔。学具准备:记号笔。教学资源实物投影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习活动关键提问
评价内容一、尝试与导入1.学生黑板上随机画出图形,教师变图形为形体。教师总结:我们把有立体感(空间感)的图形叫做形体。2.出示范画,了解形体在生活中的运用。3.出示课题——(画)方(形物)体。老师添加几笔后,你能发现图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能理解形体的概念。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了解形体与图形的不同。对图形变为形体产生兴趣。二、观察与尝试1.交流讨论寻找教室中的方形物体。2.尝试摆放立方体寻找方体的造型特点:(1)方体有六个面构成。(2)方体最多同时看到三块面。3.观察比较不同角度立方体,发现不同视角方体的变化现象。(1)面
的变形(2)面的大小4.教师归纳示范正确表现多角度方体立体感的方法。同一视角下,立方体最多能看到几块面?怎样将方形体画在纸面上呢?能了解方形体的基本造型特点。能发现不同视角下方形体的造型变化。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践、交流发现方体的基本特点以及不同
视角方体变化的表现方法。三、示范与尝试1.完善课题——画方形物体2.出示作业内容与要求:作业内容:根据照片表现方体积木组合。作业要求:(1)基本表现方体的立体感。(2)表现正确的方体造型变化。(3)依
据构图自主添加方体积木。3.根据作业要求教师示范积木能依据作业要求完成作业。组合。4.学生作业,教师指导。设计意图:学生利用照片,用线描画出积木组合并能自主添加,完成作业。四、展示与交流1.展示作品2.教师讲评(1)表现出方体正确的
立体感。(2)合理添加方体。3.结束语能运用美术语言与本课所学进行评说。设计意图:通过作业展示,分享同伴的创作经验。板书设计图形共六块面立体画方形物体最多同时看到三块面形体面的变化评价标准优依据构图自主添加方体造型良表现正确的方体造型变化合格基本表现方体的立体感需努力不能表现出方体的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