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沪教版】三年级上册14《美丽的花挂毯》教案6.docx,共(4)页,38.17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76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美丽的花挂毯上课班级:三(9)班课时:第1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六单元感受民间艺术中第一课。本课教材所涉的知识面较广,骨骼线和图案组织形式多样,有一定难度,因此第一课时重点落在中心对称图案的创作和骨骼线的认识上。三年级学生虽然对轴对称图形有一定认识,但民族的纹样多以中心对称
的团花状呈现,通过“看→折→摆→画”,让学生感受中心对称图案的特点,认识了解骨骼线的作用,并为第二课时深入研究骨骼线和图案组织方式作铺垫,使学生先学会利用米字骨骼线绘制出中心对称图案,并启发学生利用油画棒的特性快速表现出画面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于对称图形有一定认识,所以当中心对称图案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时,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中心对称图案的骨骼线,其实早在折纸时也早有接触了,但不了解概念。有了轴对称图形和骨骼线作载体,同学们对中心对称图形的认识便简单了许多,绘制的过程中也有了骨骼线
作参考,更准确地画出中心对称的图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心对称图案的特点,学会利用米字骨骼线绘制中心对称图案的技能。过程与方法:在尝试中学会运用骨骼线设计对称图案的方法,使用油画棒深色覆盖浅色的特性绘制花挂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
间艺术和生活中对称纹样的美,体验祖国传统民族艺术的情感,提升美化生活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米字骨骼线画出中心对称的图案。教学难点:图形设计丰富有创意,饱满有层次。沪教版三年级美术第五册2【教学策略与方法】在这
堂课中,我采用情境导入的方法调动他们的好奇心,把民族特点贯穿其中设置小艺术家的情境,一起研究挂毯。这样就能自然地融入课题中,对中心对称的图案作了解和认识,并如何利用骨骼线去绘制,如何利用学过的点线面去设计出丰富的
创意图案,利用油画棒的特性快速画出美丽的中心对称图案。总体通过“看→折→摆→画”的流程来让学生感受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接着从展示中,让学生学会如何评价,在无形中渗透合作、团队的意识,最后在拓展中启发他们的思维和观察力。【教具学
具】教具: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教学道具。学具:铅画纸、油画棒。【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互动,欣赏挂毯图片。师:今年老师去了内蒙古旅游,发现了当地一个特色,猜猜这是什么?生答。师:许多民族把他挂在墙上装饰房间,所以把它叫做挂毯。2.创设情境师:今天,我们自己也来研究,制作一幅美丽的花挂毯。(
出示课题)设计意图:图片直接导入,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二、新授活动一:看一看1.出示图案。师:老师从挂毯上选取了这样一个图案,它有什么特点?生:上下左右对称。结语:像这样上下左右都对称的图案在挂毯中也是非常常见的装饰。设计意图:观察图
片,发现挂毯图案特点。32.观察三张从挂毯上选取的类似图案把图案绕着中心点旋转。请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生:不管怎么旋转,和原来的图案重合。)结语:像这样旋转后还能和原来图案重合的也叫作中心对称图案。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动态图片和小组讨论,了
解中心对称图案。活动二:折一折1.考考大家:用什么方法快速在这张纸上找到中心点?(生:折)师:你们的篮子里也有这样的纸,请你们帮老师找出中心点。生动手折。2.请生描述折法。师: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折法?板书:①十字;②
对角结语:这些折线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中心点,还有个很重要的作用。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实践,自主探索发现两种折法。活动三:摆一摆1.师示范在对角交叉线上摆放出中心对称图形。请生上台在十字折痕上摆中心对称图形,其他同学观
察。请学生在自己纸上摆一摆。结语:这些折线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地设计出中心对称的图形,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骨骼线。2.结合师生摆放出的图案,引出米字骨骼线。设计意图:先观察,后动手实践,更直观的了解骨骼线。4活动四:画一画1.出示完整作品。教师示范,梳理创作思路
,引导多种点线面。小窍门:利用油画棒深色覆盖浅色的特性表现。2.同龄作品欣赏比较,布置作画要求。中心对称,画面饱满,色彩丰富。可结合油画棒特性作画。3.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阶段性评价。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理
清作画步骤。三、评价与展示1.学生作业贴在黑板上展示,出示评价要求。2.请生互评自评,表扬或小建议。3.添加挂毯装饰,提高真实感,无形中提升团队意识。4.总结设计意图:学生在评价中更深入欣赏作品,感受花挂毯的艺术美。四、拓展结尾1.请生欣赏,中心
对称图案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师:这样的中心对称图案不仅在民族挂毯中出现也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出现。2.结语: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中心对称设计。设计意图:开拓学生视野,感受生活中的民族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