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沪教版】三年级上册3《疏密的花纹》教案3.doc,共(3)页,2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75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疏密的线条课时:1课时课型:绘画年级:三年级教材:上教版美术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
《用线条装饰的画》的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是继《画与贴的组合》《赛龙舟》两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线条去表现、装饰画。把线条的疏密效果进行了更细致地介绍和学习,并通过把线条元素进行排列组合产生不同的深浅效果的方法,让学生发现线条疏密的变
化方法,也让学生巩固并加深对这种装饰艺术形式美感的认识,也调起对装饰方法的学习兴趣和时间应用的热情。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往的绘画作业中,经常会对画面中的某些局部进行装饰,通过单元的学习,对装饰线条的选择、排列组合以及装饰效果有了比较深入
地了解。在本课学习中,应该能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注重各种关系的处理,表现用线条装饰有疏密对比效果的人物。另外,学生对民族服饰的了解并不深入,可以通过本课学习,加深对民族服饰的一些印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能发现民族服装与日常服装的
差异,学会运用长短、曲直等各种线条,表现有疏密变化的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交流与描绘过程中,学习用疏密线条排列组合进行人物装饰表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民族服装、服饰,感受用疏密线条表现的各种图案的装饰美感及技法对少数民族服装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长短、曲直的
线条组合排列形成装饰性用书迷线条表现形象教学设计思路:用祥云图案引出民族服饰,引发学生对于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的了解和学习。通过比对民族服装和日常服装的差异,去探究怎样去用长短、曲直、疏密的线条去表现人物的装饰性。其中,让学生尝试改一改、画一画,让学生在体验线条的“奥秘”。师生共同
演示分析、讨论、感受、体验线条在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的美感和表现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用疏密线条表现形象。教学过程:一、欣赏与了解:1.出示祥云图片,想一想: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花纹?2.欣赏图片:出示部分民族服装、日常服装图片。(1)请学生
欣赏。简单了解对应的民族名称。(2)请学生说说民族服装的特点,比较日常服装与名族服饰的区别。(3)简单介绍:教师简单介绍比较有特点的民族服装的相关知识。二、发现与尝试:1.出示图片:欣赏,并请学生观察发现民族服装上的装饰花纹。(1)观察讨论花纹主要装饰在哪些部位?(2)结合民族人物的
模板在黑板上展示(衣领、胸前、袖子……)2.尝试绘画:画一画找到的花纹并尝试进行改变。3.交流讨论:人物服饰花纹要与人物动态谐调一致。4.师生演示线条,长短、粗细、曲直5.出示示范,比较思考:一种线条进行重复排列组合后,出现的疏密效果。6.小结:1人物动态与
线条的组合变化2线条有疏密地排列才会产生有深浅变化的装饰效果。7.欣赏图片:发现更多样的花纹。引导学生注意花纹疏密的安排。8.揭示课题:疏密的花纹三、想象与创作:1.师生示范:了解绘画步骤。2.欣赏作品3.提出作业要求:(1)人物造型夸张,表情生动(2)要注意线条的疏密
变化和组合(3)可添加简单背景或小道具4.学生在刮蜡纸上描绘,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与评价:1.作业展示:分主题性展示2.生生互评:从人物形象及线条装饰方面发现他人作品中有特点、有创意的地方。3.教师简评:(1)人物造型及动态是否夸张有变化,表情是否丰富生动。(2)是否有线条的疏密关系处理。(
3)画面中的装饰元素是否丰富,服装和花纹是否协调。4.总结五、课后拓展:欣赏图片,了解欣赏其他国家、民族的传统服装并能发现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