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沪教版】二年级下册18 《学学做“蜡染”》教案3.doc,共(4)页,8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73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4【课题】《学学做“蜡染”》【课型】工艺【教材】上教版【班级】二年级【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第四册第七单元《感受民间艺术》第十八课《学学做“蜡染”》。主要教授学生利用油水分离的绘制方法,简易地学习民间蜡染,是继前一课《漂亮的“扎染”》的又一民间艺术课
程。【学情分析】大部分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触过类似蜡染的服饰或者工艺品,但是他们对民间蜡染工艺所知甚少。学生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蜡染的制作方式极为感兴趣,并且通过前一课扎染的学习,对于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已有初步了解。
学生对于油水分离的原理容易理解,但对于蜡染的图案设计有一些难度,需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夸张变形图案,并且通过点、线、面的结合使图形更具有装饰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民间蜡染的造型特点和基本工艺,学会用油画棒在棉布上描绘图形并染色,仿蜡染制作油水分离的效果。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尝
试的过程中,发现图形的设计与蜡绘效果的协调,学习用油水分离技法仿制蜡染工艺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蜡染艺术的魅力,体会蜡染作品的独特美,体验制作蜡染的乐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油水分离的绘制方法难点:图形的设计与蜡绘效果的协调2/4【教具学具】教具:蜡染布、棉
布、白色油画棒、纺织颜料、PPT课件等学具:棉布、白色油画棒、纺织颜料、刷子等。【教学过程】一、两分钟预备铃准备课前准备二、导入1.实物导入比较棉布,卡通图案布与蜡染布,学生找出最有民族特色的布。学生欣赏并感受中国古老民间
传统工艺蜡染布的特点,直观看到蜡染布制作而成的围裙。2.学生自主发现油水分离的特点教师示范两张白纸的刷染。一张是用白色油画棒画好的生宣纸,另一张没有。刷染后让学生上前看一看,摸一摸。观察得出油画棒不溶于水的特点(油水分离)。3.视频介绍民族蜡染工艺及其运用学生欣赏视频并了解少数民族蜡染工
艺。蜡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蜡染是用①蜡刀占融蜡在布料上画,②将布料放入染料中③染后去蜡漂洗,④洗晒晾干有蜡的地方不能染色,因而形成图案。传统蜡染以蓝白色为主,蜡染艺术经过悠久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
。4、揭示课题——学学做“蜡染”(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导入,学生能够用眼睛观察蜡染布的特点,感受蜡染的民间艺术的魅力。并且通过观察先得出油画棒不溶于水的特点——油水分离,再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民间蜡染的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对于学
习“蜡染”的兴趣。)三、尝试与交流1.学生结合工具(棉布、油画棒、颜料、刷子),思考蜡染的步骤并回答。教师总结步骤并书写板书。3/42.环节一:学生观察蜡染图案的内容与特点。①学生观察蜡染图案的内容与特点,利用小小任务表完成观察。学生观察并交流图案的内容(花、鸟、鱼、虫)与特点(点线面
装饰),教师简单介绍图案的寓意。(设计意图:通过小任务表的形式,有目标有方向地让学生进行观察寻找图案的内容与特点,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将蜡染纹样与寓意结合起来,让学生更了解蜡染民间工艺。)3.环节二:学生观察图案间的区别,发现经过变形夸张和点线面装饰的图案,蜡绘效果更好。①教师出
示两张图片,学生观察后得出,造型夸张变形的图案更适合蜡染效果。②教师出示两张图案,一张不均匀,另一张均匀、颜色饱满。学生指出其中的问题并提供建议:油画棒画得要用点力,涂色饱满均匀没有小白点,才能使“蜡染”效果更好。点线面装饰也能让图案看
起来更丰富。教师总结并写板书。(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油画棒画图形均匀饱满,点线面装饰才会更好。设置“帮帮这个小朋友”的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4、教师示范:①将图案进行夸张变形,师生合作添加点线面装饰,使图案更具有装饰感。②刷染均匀。③解开绷架,加上工字钉展示于软木
板上。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1、作业要求:①以花、鸟、鱼、虫为主题用油画棒画图形②图形简洁夸张、点线面结合③刷子刷染均匀五、展示学生作品。利用软木板和工字钉进行“蜡染”纹样作品展示,图案若看不清可以邀请同学上台细看。1、展示学生的作品。4/42、说说自己和他人作品中的优
点和不足。六、总结与拓展制作的蜡染布可以再次利用(美化包、加个相框作装饰等)。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青山碧水之间,他们用清澈的眼睛观察大自然,将小草、野花、鱼儿、飞鸟等图案留在了蜡染布上。愿你们都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有关这节课的教具我思考了很多,一开始是按照教
材参考,选择的宣纸和油画棒的水油分离。在试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民间传统工艺非常感兴趣。心想,能不能再让孩子们进一步接触民间艺术,营造一个更好的课堂情境。在方文晶教研员的支持和建议下,最终我选择了棉布、油画棒和纺织颜料的组合形式。在导入环节中,我采取了示范两张白纸的刷
染。一张是用白色油画棒画好的生宣纸,另一张没有。刷染后让学生上前看一看,摸一摸。观察得出油画棒不溶于水的特点(油水分离)。并且通过走进蜡染的民间艺术制作过程视频,让学生进一步地感受到蜡染的魅力。通过小任务表的形式,有目
标有方向地让学生进行观察寻找图案的内容与特点,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将蜡染纹样与寓意结合起来,让学生更了解蜡染民间工艺。通过不断的试教、评课、改课,这节课最终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相信随着自己从教的时间增长,还有教研员、师父和同行的帮助与促进,一定能
做得更好!开课虽然很辛苦,但是真的能够学到很多。非常感谢新锐教师培训提供的这个舞台,受益良多,感恩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