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沪教版】二年级下册9《剪出来的画》教案1.doc,共(3)页,2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72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剪出来的画》说课:我执教的二(3)班总人数42人,全是外来务工人员孩子。学龄前在外习画仅1人,因此孩子们特别喜欢上美术课,每次课前学具准备工作都能做好。但是一旦画或做手工往往一部分学生会畏缩不敢动手。经过近二年的美术课学习
,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进步,他们的构图更大胆,用色更协调,剪刀使用更熟练。在走进名作环节里,孩子们逐渐熟悉了毕加索、莫迪利安尼包括今天学习了解的马蒂斯。从大师那儿我班的学生知道了画画是快乐的一件事,可以自由的表现自
己的思想,学会欣赏同伴,不轻易否定别人,这是让我最开心的。基于美术学科课程标准,在今天执教的学马蒂斯剪纸一课中我想通过课件演示——老师示范——学生尝试等环节让他们最终总结出:简洁和夸张是大师剪人物的方法。鼓励他们徒手剪制并能够在自己创作时学到窍门:真实人影(简洁)——省去细节(夸张)——夸张动
作在色彩搭配环节中再次复习旧知,能够使用对比色的反差让画面更有视觉冲击力和装饰感。同时能在单个人物动态完成后想一想如何让画面更生动有趣,用有别于中国传统剪纸的精致饰纹自由装扮画面,甚至可以利用各种纸张的边角料来丰富画面,在粘贴时也是很关键
的要点。一定要做到先贴后面再贴前面,先贴大块再贴小块,注意前后遮挡,色彩呼应。这样最终的创作效果会达到良好。希望每个孩子能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了解马蒂斯的艺术风格,再次获得身心上的愉悦,让剪出来的画装扮日常生活。备课:课题名称:《剪出来的画》(第4册第4单元走近名作)教学类别:剪纸执教:
陈琼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马蒂斯人物剪纸造型的特点,学会剪出简洁夸张的人物动态,并选择运用对比强烈的色彩。过程与方法:在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和剪纸的过程中,学习简洁、概括、夸张的人物剪纸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剪纸人物的动态美
,培养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教学重点:剪出夸张简洁的人物动态。教学难点:动态简洁夸张。教学准备:学具:彩纸、剪刀、固体胶、彩色底板卡纸等教具:同上、马蒂斯剪纸作品、彩纸、剪刀、课件等作业要求:基础层面:能剪出概括、简洁、夸张的
人物形象,剪纸作品色彩对比强烈,注重动态整体性。拓展层面:人物剪纸作品构图饱满,色彩明快,内容生动,刀法肯定。教学过程:一、欣赏与导入1、回忆上次画过的马蒂斯《金鱼》,欣赏班上优秀作品,再次领悟大师的绘画风格:色彩明快,用笔狂野。2、引出大师晚年创作的剪纸作
品,比较一下中外剪纸的区别。3、出示课题:《剪出来的画》4、欣赏视频: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影子舞怎么样?了解有关影子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手法。二、尝试与体验○剪人物造型:1、请学生欣赏大师剪影子的方法。2、请学生上讲台做一下自己喜欢的一个动作。3、看看老师怎样根
据动作表现出人物动态(实物投影)。4、学生选用一张纸试一试。总结:学大师利用夸张、变形、简洁的手法剪出了生动的人物剪影。○画面组合:欣赏马蒂斯的作品,说说怎样使画面更加完整美观?1、选择与人物对比强烈的底版纸;2、想象构思人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简单、概括的图形表现出来,和人物组合成有趣的
画面。提出作业要求:色彩明快、图形简洁、内容有趣。3、粘贴:先贴后面再贴前面,先贴大块再贴小块,注意前后遮挡,色彩呼应。4、学生完成作品。教师巡视,针对学生表现进行个别指导。三、展示与评议1、将学生作业以胶片形式展示在黑板上。2、围绕教学目标和作业要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
点评。3、生活中的应用:像马蒂斯一样,从艺术中、生活中汲取灵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让自己和身边的人能获得更多美好的享受。教后感:基于美术学科低年级课程标准,剪纸活动不失为有利于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好手段。剪纸的形式多样,平时他们接触最多的是中国的民间剪纸,而且马蒂
斯的彩色剪纸以色块为主,造型简洁夸张,更接近儿童的风格,给他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本课旨在培养儿童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思维能力,让他们敢想、敢做、自由地去表现,以培养兴趣着手,由浅入深地带领他们进入剪纸的领域,
并爱上剪纸。舍去其里,观察外轮廓,然后简化、夸张。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课件的播放和教师的示范剪纸解决它。直接剪出的人物更自由,更生动,往往在学生笨拙的剪动下,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他们在创作中得到很大的乐趣。强调色块的搭配。及时补充一
些色彩小知识。整堂课中始终保持轻松、快乐、自由的氛围,抓住儿童的好奇心理,刺激视觉感官,激发学生强烈的剪纸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