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7《树的联想》教案5.doc,共(3)页,3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71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7、树的联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树的结构,用其他有关联的物体,替代树枝和树叶,重新组合成一棵奇特的“树”。过程与方法:观察了解树的结构,在替换过程中,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共同特征和相互联系,将树的干、枝、叶进行替换,体验替换想象的创意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在欣赏的过程中发现新颖的构想,在绘制作品中提高造型能力,在生活中热爱想象,积极发挥想象教学重点:找到适合树的结构的事物,把他们替换成奇特的树木教学难点:选择的形象要符合树的基本结构,然后画出来教具准备:铅化纸,PPT,范画教学过程(注明时间分配):一.导入(2分钟)课件:
出示一张太空图片,提问:这是哪里?(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树的联想【设计说明:导入部分,直接把这一课主题点明,出示一棵已经变化好的树,让学生直接看出与一般的树的不同之处,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新授(8分钟
)(一)看图——了解知识加深印象1.了解树的结构和生长特点提问树的组成部分(学生回答)师:树由:树干,树枝,树叶组成课件:观察树木的枝干是如何生长的(PPT出示树木的图片)提问:树干树枝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师:
树的树干比较粗,树枝比较细,并且分叉长,向上又向旁,越分就越变细。【设计说明:学生都看到过树,但不一定了解树的结构,在教授如何给树添加联想之前,必须要学生清楚的知道树的生长结构,方便为后面给结构找联想物做铺垫。】(二).再看图——讨论与研究1.通过欣赏课件上同龄人的作品,学
生进行讨论,回答在这些树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找到哪些事物?(学生回答:胡萝卜,兔子,话筒,音符。。。。。。)提问:如果换一换,音符做树干,话筒做树叶行不行呢?为什么?(学生回答)师:因为树干的特点是比较粗,树叶比较小,所以我们要
用细长的形象替换树干和树枝,比较方比较圆或比较小的形象来替换树叶2.游戏:找朋友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比如:头发和梳子,雨伞和雨滴,篮球和篮球框等等。把这些事物打乱,请学生给他们来配配对,连连看。找到有关联的事物,根据树枝干的特点,代替树
木【设计说明:此环节为课堂增值环节,提供生活中有关联的事物图片,帮助学生快速的找到生活中的事物,迅速的辨别特点,进行替代,增强作业效果】3.五分钟练习,除了图片上的,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事物可以替代成树的【设计说明:讲清楚了树的联想的方法,以及
特点,考验下学生的思维联想性,设计找出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可以替代树根树叶的,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树根粗就要找相应粗的东西替代,树枝细长就要找相对细长的东西替代,树叶小,就要找小东西替代】小组讨论(学生回答)【设计说明:让学生观看作品,自
己找特点,以便发现问题,效果要比老师一直讲来的好。重点提问音符能不能做树干,话筒能不能做树叶,让学生明白树干粗树叶小,联想的时候,也必须根据树原有的形状特点,来找食物代替,也是本课的一个关键】(三).教师示范——了解方法师:找到
那么的东西,那么怎么变成一棵树呢?老师来变一变给大家看师:老师先用月亮做树干和树枝,那么我们用什么来做树叶呢?月亮的好朋友是谁?师:画树叶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它的大小,有时候可以用重叠的方法,要有大有小。好,这样一棵奇特的树老师就变完了。现在换同学们开动下自己的脑筋啊,也来变一变【设计说明:美术
课,教学示范是最直接的教学手段,学生了解了各种事物如何来代替树,但是实际动手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所以教师需要选一组例子,当场示范,让学生了解怎么把我们找到的事物画成一棵树】三.学生作业(23分钟)1.作业要
求:用生活中的事物替代成一棵奇特的树木线条流畅,画面饱满用黑色的记号笔画外型,用油画棒图颜色先把树画完,多余的时间我们再添加背景2.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起辅导作用,以学生动手为主体)四.总结(2分钟)1.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学生象全
班介绍自己画中用什么事物来代替的师:好时间差不多了,完成的同学呢把自己的画拿到前面给大家欣赏一下,给同学们介绍你是用哪对好朋友来替代成树的。师:大家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多开动自己的脑筋,发挥想象,你们将会创作出
许多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