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7《树的联想》教案3.doc,共(2)页,7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71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二年级美术教案第三册第三单元联想与添加课题名称:7树的联想教学类别:绘画课时建议:约1—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树的结构及各部分形体特点,学会用其他有关的物体替代树干、树枝和树叶,重新组合成一棵奇特的“树”。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了解树的共同特征和互相联系的过程中,学
习想象替换的创意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事物间的密切联系,培养联想能力和大胆创意表现的能力。教学重点:根据树的结构及各部分形体特点选择替代物,表现一棵奇特的树教学难点:所选择的替代物之间要有联系教学准备:学具:勾线笔、彩色水笔、彩色画纸等教具:范画、课件等作业要求:基本要求:能
结合生活经验寻找适合的、有关联的替代物品,画出想象中有趣的“树”。提高要求:能根据树的结构特点,运用有创意的关联物创作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树”。教学过程:准备工作:我们一起来画认识树提问:你发现了树的生长规律么?树干粗壮、长形;树枝细长,由粗到细有变化;树叶小一、想象与讨论我们
今天一起来创造一棵奇妙的树1创设情境,给大家介绍认识一位小朋友——乐乐。2学生讨论并回答:乐乐家的树变成了什么?揭示答案:乐乐家的树,树枝变成了棒球棒,树叶变成了棒球手套。3揭示课题:树的联想二年级美术教案二、发现与交流1出示图例
,请你帮这些事物找一找它们的好朋友!2提供参考图片资料:你认识这几对“好朋友”吗?3找一找,开开口,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成为替换的事物?4提问:能在这些想象画中找出替换树枝和替换树叶的东西吗?5教师示范:画一棵被替换的树师生小结替换的过
程和方法6出示作业要求以及要注意的问题*不改变树的结构,进行替换(注意排列,可重叠)*线条清晰、色彩鲜艳7欣赏优秀学生作品三、作业与指导1教师巡视指导2提醒学生注意的问题:。用流畅的、饱满的弧线来画。。如替换物体
是硬直的线条,可以进行变化,变成弧线。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业。2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分析优缺点3互评:哪棵树更有创造力。找出树干、树枝、树叶的替换物,而且没有改变树的结构。4教师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