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7《树的联想》教案1

DOC
  • 阅读 1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103.500 KB
  • 2023-03-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7《树的联想》教案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7《树的联想》教案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沪教版】二年级上册7《树的联想》教案1.doc,共(3)页,10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71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学习设计”备课方案小学二年级美术学科课题树的联想学情分析1、学习材料分析:本课来自于上教版美术二年级第二册“联想与添加”单元。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绘画表现,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

也鼓励学生用欣赏的眼光观察自然物和美术作品,初步形成审美意识。2、学生情况分析: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画树已不是非常难的事。树是地球上普通的植物,因此学生对树太熟悉了。但学生是否真正仔细观察过树的结构呢?是否能说出树的特征与共性呢?

本课选用替换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创作一种充满趣味的树,这比简单的画树效果更生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了解树,也有利于他们的思维发展。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树的结构,以刮蜡的形式,尝试用两种有关联的形状设计树干、树枝和树叶,重新

组合成一棵奇特的“树”。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了解树的共同特征和互相联系的过程中,学习想象替换的创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树的姿态美,培养联想能力,体验创作的快乐。学习任务及要求导学要点学习评价及反馈备注引导学生对树的进行联想一、引

入课题(学习任务单一:评价老师画的树)1、老师出示范画:一课树2、老师提问:你们觉老师画的树怎么样?学生回答。3、老师提问:老师画的树有趣吗?学生回答。4、老师总结:如果我们在画树时用一些联想会怎样呢?鼓励善于评价和思考的学生。5、出示课题:《树的联想》感受树的姿态美,了解树的结构。以刮蜡的

形式,尝试用两种有关联的形状设计树干、树枝和树叶,重新组合成一棵奇特的“树”。二、授新课(学习任务单二:了解树的结构,学会联想)1、树的特征分析:教师提问:老师画树有哪些部分组成?学生分析。教师总结:树

分为树干、树枝、树叶。2、出示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并提问:你觉得铅笔和橡皮与树干、树枝、树叶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学生分析。教师总结:通过联想,细长的铅笔变成了树干和树枝,橡皮变成了树叶。3、图片欣赏:你能猜猜它们的好搭档吗?筷子和碗,笔和调色盘,扫走和簸箕,羽毛球拍和球,针筒和药水,口红和嘴

唇,鱼竿和鱼。(篮框和篮球,辫子和头饰,榔头和钉子,话筒和音符,棒和垒球等等)。(学习任务单三:学习用刮蜡纸表现一棵树)5、教学示范:在刮蜡纸上演示创作过程。1、用替代的形状刮树的主干:要求刮得粗壮一些

。2、用刮树干的相同图形刮树枝:越往外刮,树枝越细。3、在树枝上刮与树枝有关联的图案。表扬敢于大胆联想的学生。表扬思维集中,认真听讲并思考的学生。6、想一想:你想用哪两种有关联的图案设计一棵树呢?7、作业要求:1、尝试在刮蜡纸上

用两种有关联的图形设计一棵树。2、学习评价别人的画。学生体验创作的快乐。三、学生实践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表扬有特色的学生作业。学生体验被认可的满足感。四、师生互动(学习任务单四:学习评价别人的作品)1、谁的画有创意。2、

谁的画有美感。学生互评,老师点评。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五、总结与拓展今天我们设计了一棵有趣的树,那艺术家能把树设计成什么样子呢?(PPT展示)爱联想的人,一定会收获更多惊喜!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70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