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行程问题》PPT课件1-七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ppt,共(8)页,17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7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1.行程问题中的三个量是什么?通常用哪些字母表示?这三个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是怎样的?2.在小学我们学过哪些类型的行程问题?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知识回顾:学习目标:1.在
小学学习行程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路程、速度和时间三个量的意义以及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2.进一步熟练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3.通过学习能熟练地找出行程问题中的两种行进方式(如,骑自行车和乘汽车、慢车和快车等),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
未知量和其中的等量关系;4.会用行程示意图和列表分析法对行程问题进行分析.试试看父子两人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父亲每分钟行70米,儿子每分钟行50米,多少时间后两人相遇?默读题目,回答以下问题
:1.本问题属于行程问题中的哪种类型?2.题目中包括那两种行进方式?3.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分别有哪些?单位统一吗?4.两种行进方式属于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还是同地出发,同地停止?5.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有哪些?6.本题
求的是什么?例3:某中学组织学生到校外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速度为9千米/时;40分钟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速度为45千米/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目的地.目的地距学校多少千米?默读题目,回答以下问题:1.本问题属于行程问题中的哪种类型?2.题目中包
括那两种行进方式?3.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分别有哪些?单位统一吗?4.两种行进方式属于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还是同地出发,同地停止?5.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有哪些?6.本题求的是什么?拓展延伸某人乘船从A地
顺流而下到B地,然后又逆流而上返回A地,共乘船4小时,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7.5千米,水流速度每小时2.5千米,求A、B间的距离.默读题目,回答以下问题:1.题目中包括那两种行进方式?2.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分别有哪些?单位统一吗?3.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有哪些?4.本题求的是什
么?巩固练习:1.一队学生从学校出发去郊游,以4千米/时的速度步行前进.学生出发3/2时后,一位老师骑摩托车从原路经1/4时赶上学生.求摩托车的速度.2.一架飞机在两个城市间飞行,无风时每小时飞行552公里,在一次往返飞行中,飞机
顺风飞行了5.5小时,逆风飞行了6小时,求这次飞行的风速.课下提升:1.甲乙两站相距240千米,从甲站开出一列慢车,速度为80千米/时;从乙站开出一列快车,速度为120千米/时.(1)如果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那么多长时间两车相
距540千米?(2)如果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先开出1时后,快车开出,那么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3)如果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慢车在后),那么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300千米?(4)如果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后),那么经过多长时间快车才能追上慢车?2.一辆汽车从A地驶
往B地,前三分之一路段为普通公路,其余路段为高速公路。已知汽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60千米/时,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0千米/时汽车从A地到B地共行驶了2.2时。请问A地到B地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