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沪教版】一年级下册4《摇啊摇》教案4.doc,共(5)页,3.86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693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摇啊摇》【基本信息】教材:上教版一年级美术下册课时:2课时类型:工艺制作(拼贴画)【课标要求】1.年段要求:(参考2014版市修订课标)本课属于“工艺制作”主题(拼贴画)单元教学内容,这一主题学习内容在一、二年级的要求为:◆用彩纸,通过撕的方法,进行撕纸制
作。◆用彩纸,通过剪的方法,进行剪纸制作。◆用白纸或彩纸,通过折、叠等方法,进行折纸制作。◆用综合材料进行工艺制作。2.学年内容与要求内容:一年级美术关于“工艺美术”主题中“拼贴画”学习内容共涉及到6课:第一学期有《刷牙的好
帮手》;第二学期有《摇啊摇》、《我的活动表》、《立体交通标志》、《美化人行道》、《彩纸手拉手》。要求:一年级学生在“工艺美术”主题学习上的要点:知道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对折剪纸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用撕、剪出的形状,组合画面。通过折纸,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
。在纸工制作中,学习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在折纸中,将平面的纸折出简单的立体造型,提高学习兴趣和立体造型能力。【教材分析】1.内容出处:《摇啊摇》是上教版美术第二册第二单元“形状的添加”第1课学习内容。2.单元要求:本单元共有2课,《摇啊摇》、《
我的活动表》,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在描绘和设计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并能感受到纸工造型的立体美。【学情分析】1.学习经历: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接触过拼贴画内容的学习,比如《刷牙的好帮手》,知道拼贴画的工具、材料及使用方法,初步学会使用剪贴和画的方
法进行装饰。2.已有基础:学生对拼贴画的工具(剪刀、固体胶)使用方法以及大胆表现,剪贴、画的创作方法基本掌握,这些都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3.新知预判:本课剪贴画中学生对动物的形象设计存在困难,对制作要领不够清楚,因此需要通过图片资料、示范、作品欣赏去突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半圆摇
动的基本原理,尝试在半圆上添加动物的形象制作一个会摇动的动物玩具。过程与方法:通过示范、讨论、观察等方法,完成一个会摇动的动物玩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玩具以及创意想象的快乐,养成细心观察、积极实践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在半圆形上添加动物形象【教学难点】
动物形象的夸张和平衡。【教学策略】1.通过认一认动物头部剪影,教师示范画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剪影头像,画动物头部对学生来说有点难,但通过剪影的方式出示,不仅降低了难度,也避免了作品的相似性,同时
给学生的创作提供了想像的空间。2.学生在添画动物尾巴时容易出现画得太小,出现不平衡,因此出示不同的范作,要求学生进行比较,从而感受尾巴的大小会影响到玩具的平衡性。【教学准备】学具:铅画纸、记号笔、剪刀、固体胶、
油画棒等教具:课件、教师范作、学生优秀作品、铅画纸、记号笔、剪刀、固体胶、油画棒等【教学过程】一、引导与思考(一)出示真实的木马玩具,请同学玩一玩。(二)谈一谈感受,发现摇动的的原理。(三)欣赏利用半圆制作的木马玩具,说一说由哪些部分组成。(四)出示课题《摇啊摇》——动物小玩具设计说明:通
过玩木马,体验其带来的快乐,发现木马摇动的原理。欣赏用半圆制作的木马玩具,引发学生将上节课制作的半圆形变成玩具的学习欲望。学习反馈:二、交流与尝试(一)认一认剪影动物。(二)示范添画动物头部的方法。(三)学生尝试(四)添加出动物的尾部(大小能保
证平衡为宜)。(五)看范作进一步完成画面。(完成五官、身上的花纹、玩耍的小朋友)设计说明:用剪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动物外形特征,教师的示范,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简洁的线条表现动物头部的方法。最后在交流中完善动物玩具,并使它自由地摇动。学习反馈:三、创作
与实践(一)提出作业:作业内容:完成一个动物形象的玩具。作业要求:1.形象生动2.重心平稳(二)学生实践,教师巡视指导设计说明:明确作业的内容,作业的要求体现了本堂课的重难点,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教师在巡视中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创作中所遇问题,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反馈:四、作
业展评(一)展示方法:每组挑选2个作品展示于展板上。(二)生生互评1.评价要求:①形象生动?②重心平稳?2.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评价。(三)教师点评并总结设计说明:通过展示与评价,激励学生更多地参与自评,互评,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此
过程中培养发现美的眼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反馈:【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根据半圆形添加动物的形象,制作一个可摇动的动物玩具;让学生感受制作玩具、创意想像的快乐,养成细心观察、积极实践的学习习惯。一、核心知识技能的认知与体验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
认一认动物的剪影头像,同学们能很快认出这些动物,同时引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教师示范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动物的头部表现出来,使得过于复杂的动物头像变得简单了,即使绘画基础差的同学也能大胆尝试。在添加尾巴时首先让学生知道,动物还缺少尾巴,添加尾巴可以让它两
边平衡,并能摇动起来。我利用两条大小不一样的尾巴进行实验,发现尾巴和头部大小一样时,玩具能重心平稳;尾巴太大或太小玩具重心会不平稳,偏向一边;用范例说明重心不平稳时也可能围绕动物添加其他的内容,如小白兔喜欢吃的胡萝卜等,这样可能让重心
更加平稳。最后我以范作为例引导学生进一步完成作业,通过层层引导,课堂气氛活跃,作业取得不错的效果。二、成功与不足成功之处:1.激趣导入。在导入环节用布将木马玩具,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今天带来什么朋友,让学生猜一猜,并说明理由,接着让他们骑一骑、摇一摇,顿时让他们感受到了骑木马时的童年时光,让课
堂充满了乐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巧用剪影。利用剪影游戏认识动物,同学们都能认出,接着提示利用简笔画方式将它很快画出来,我以教师示范为主,引导他们如何用线条画出动物的头部外轮廓线以及用剪刀剪的方法,这样降低了画头部时难度
,动物的五官学生可以想像添加。这种方法,体现出了学生的绘画基础,也让他们在课堂中得到了锻炼,促使他们以后更好地去学习。3.要求明确。为了让动物玩具两边平衡,首先添加一条尾巴,发现基本平衡,但换一条大小不一样的,发现两
边完全平衡,这也使得作业要求更加明确。在第一次实践中,没有提出【附课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