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沪教版】一年级下册3《象形的文字》教案1.doc,共(4)页,6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69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象形的文字教材:上教版课时:1课时类型:绘画教材分析:《象形的文字》是上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奇思妙想》中的第3课。本单元的目标是通过想象添加练习,培养学生以形联想的能力,发现中国古文字奇妙变化的造型美。一年级学生正好处于识字的阶段,汉字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汉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对孩子们
来说每个象形文字都像是一张画,简单却有趣,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认识象形文字,了解汉字的由来及象形文字的特点,依据字意进行联想,组合成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特点,能够书写象形文字,并且依据字意进行联想,组合形成一张创意画。过
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比较和游戏,发现象形文字和现代文字的不同,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学习用象形文字组成一幅创意的画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象形文字的独特美,体会其简单内涵,激发对祖国文字的学习兴趣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教学重点:用象形文字作画。教学难点:根据象形文字的字意进行联想组合。作业设计:作业内
容:展开想象,以象形文字为主创作一个故事。作业要求:象形文字砂纸画主要文字粗又大背景添加有创意根据字意巧联想教学准备:教具:范作、砂画纸、油画棒、课件等。学具:砂画纸、油画棒等。教学过程:2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内容
及要求欣赏与导入1.欣赏视频:象形文字。学生从视频中找找象形字。2.揭示课题:《象形的文字》。1.欣赏视频,找出象形字。2.知道本课标题。1.认真观看,积极交流,对象形字产生兴趣。2.明确学习内容。认知与尝试1.出示“象”、“竹”的象形字,引导学生根据形状和特征来认出象形字。2.提供“网、牛、鱼、
山……”等象形字,小游戏:猜猜这是什么字。简单介绍象形文字。3.创设情境:跟着哆啦A梦一起坐时光机去古代欣赏岩画和陶器上的象形文字。出示板书:字由画而来。出示象形字到现代汉字的演变过程。4.出示陶器造型的砂画纸上由象形文字组成的画面,找出画中的象形文字,引导学生发现画面中的故
事。5.引导学生念儿歌,欣赏课本知识。1.观察象形字“象”、“竹”,交流象形字的形状和特征。2.观察课件中出现的象形字,猜猜这是什么字。知道部分汉字是由象形字发展而来的。3.欣赏岩画和陶器上的象形文字,知道字由画而来。欣赏象形字到现代汉字的演变过程。4.欣赏由象形文字组成的
画,找出画中的象形文字。组织语言,讲讲画面中的故事。5.念儿歌,欣赏课本知识。1.认真观察,积极思考。2.积极交流知道的象形文字,了解象形文字知识。3.认真思考,发现更多的象形文字知识。4.找到画中的象形文字。激发对象形文字画面的兴趣。5.认真阅读书本知识。3创作与指导1.大挑战——展开想象
,以象形文字为主创作一个故事。出示作业要求:(1)象形文字砂纸画(2)主要文字粗又大(3)根据字意巧联想(4)背景添加有创意2.教师示范步骤一:在上一课时中剪好的陶器造型砂画纸上,写下一个喜欢的象形文字,主要文字大,线条粗而深。播放导学视频步骤二:添加背景,组成有趣的画面
。3.出示学生优秀作品,用象形字表达故事的陶器。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1.说说自己要画的主要象形文字,和故事内容。明确本课作业要求。2.观看教师示范,明确作画步骤。3.欣赏优秀作品,思考作品内容。4.根据要求,
学生创作。1.积极交流自己的想法。知道本课作业要求。2.认真观看教师示范,知道制作步骤。3.发挥想象认真绘画。展示与评价1.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张贴展示作品。2.组织学生自评与互评,根据主要象形文字是否粗又大;画面是否饱满有创意,并请学生交流画面中的故事。3.拓展:象形文
字在生活中的运用。1.展示自己的作品。2.自评:根据要求说说自己的作品,分享作品故事,给自己的作品送上一枚古钱币。互评:欣赏其他同学作品,并为喜欢的作品也送上一枚古钱币。3.欣赏其他关于象形字知识。1.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2.学会欣赏,能结合评价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3.发现
象形字的有趣之处。4板书设计:象形的文字字由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