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桂美版】五年级下册《5 扎染》教学设计8

DOC
  • 阅读 6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56.500 KB
  • 2023-02-2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美术【桂美版】五年级下册《5 扎染》教学设计8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美术【桂美版】五年级下册《5 扎染》教学设计8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美术【桂美版】五年级下册《5 扎染》教学设计8.doc,共(5)页,5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61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金凤六小“美术”课堂备课研究1扎染——《花手绢》学校金凤区第六小学学科美术课题扎染——《花手绢》班级五年级教师王小芳时间2019年4月16日课型美术教材分析本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古代扎染艺术的欣赏与基本的制作技法练习,学生在简单的捆扎的学习基础上结合

夹扎的技法,使织物形成一定的形状,从而形成别有风味的晕色效果。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扎染神奇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爱护祖国的文化遗产,传承祖国文化艺术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时扎染的学习和探索,学生已能用捆扎的方式完成简单的扎染作品。学生能够做到扎过的就能抽紧扎牢,不被染到

色,能够形成简单的图案。但对于作品内容的表现方式比较单一,本课进一步通过扎染实物、图片等资料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扎染,通过教师的演示,引导学生主动有效的学习不同的扎法,学会更多的表现技法,使学生的作品内容更为

丰富有特色,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我国传统艺术——“扎染”的艺术魅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扎染的艺术特点,掌握一定的捆扎、夹扎技法,能运用基本的扎染表现手法创作作品。2、过程与方法:学会扎染夹扎

扎法,并能结合不同捆扎,表现作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对我国民间扎染艺术的了解和对扎染艺术的兴趣,增强对我国传统美术“扎染”传承的历史使命感。教学重点夹扎技法教学难点夹扎的厚度及松紧掌握“主动有效”的扎染教学

“主动有效”的追求目标通过课堂动手环节的设计,促使学生在掌握不同的扎法,能有效地将夹扎和捆扎结合并控制好其松紧程度,当堂完成扎染各环节,提升当堂作业完成度和有效性。主要“教学策略”1、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策略运用,使学生有效掌握教学重点提高实践

有效性:①让学生明确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精心制作课件,通过实物、图片让学生感受扎染的魅力);②通过直观教学(出示一组扎染作品),发挥形象思维的艺术感染作用,激发学生好奇心;③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④

关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的营造。2、增加学生参加与课堂学习机会的教学策略运用,使学生有效掌握教学重点,提高实践有效性:①创设参与情景,提供个体独立思维的时间(学生仔细观察两组作品的纹样,思考并回答异同)和群体实践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观察扎染作品,并进行讨论,看

一看、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是怎么制作的);③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参与等途径,形成持久、活跃的班级群体氛围。3、课上照顾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教学策略运用,使学生有效掌握教学重点,提高实践有效性:在指导学生制作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作品分夹扎、捆扎和夹扎结

合。金凤六小“美术”课堂备课研究2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的应用了解扎染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扎染作品、染料、彩色一次性筷子、彩色竹夹子、彩色线、电磁炉、锅、电熨斗等。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

图观察认识一、走近扎染:1、让学生观察教师的服饰特点,引出扎染,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扎染。2、让学生汇报搜集的扎染扎制方法。二、导入:1、出示一组扎染(捆扎)作品请同学们仔细看看、想想,这样捆扎能形成什么样的图案?同心圆、宽边线圈(用线只对揪起的局部进行捆扎,捆扎的部

分越宽圈圈就越宽)2、出示学生在前面的扎染课上用捆扎法扎制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图案的变化。再出示夹扎作品图片和教师的围巾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图案有什么不同?3、引出夹扎法,理解夹扎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主题:用夹扎法扎染花手绢夹扎:是在面料上先进行折叠,然后再

用筷子或小竹板等硬物将面料夹在中间,从而起到防染的作用。三、教师新授:1、出示剪纸作品,提出问题作品中的花又是如何形成的?你还会怎样折叠?五角窗花(通过折叠后再进行剪挖)六角、八角窗花等,微课播放。2、我们今天所学的扎染也可像剪纸作品中的五角花一样,先折叠再夹扎染出五角花来。尝试将夹扎和捆扎结

合起来,用一种快捷的方法扎染出多角花儿。(五角花、六角花、八角花等)学生复习扎染知识指名学生回答小组汇报1、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并回答。捆扎部分越大白色的泡泡或圈圈就越大小组讨论回答,感受捆扎和夹扎图案的不同。学生回答问题,理解夹扎的概念。2、学生观看

图片,小组讨论:说说作品中的五角花是怎样折叠而成的。观看微课,学生用彩纸试剪。1、巩固扎染知识2、让学生感受扎染的魅力。3、进一步了解扎染的方法。1、出示扎染作品,巩固复习捆扎的晕染技法,让学生能够熟练的将捆扎技法与夹扎技法相结合,使作品能够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

。初步了解夹扎,增加学生对夹扎法探究的好奇心。自然的引入要探究的主题2、让学生观看微课演示:剪纸作品五角花、六角花、八角花的折法,并用彩纸剪。自然引出夹扎技法先折叠再夹扎,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演示制作

微课演示:1、1、折叠(面料折叠要达到一定的厚度)2、2、夹扎筷子(筷子要将面料夹紧)1、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制作过程,熟悉制作步骤。1、1、利用多媒体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更形象的掌握夹扎作品的制作技巧。2、细节的精心演示,引导金凤六小“美术”课

堂备课研究33、夹扎夹子(夹子适合夹在比较小的有一定厚度的地方)1、4、捆扎(夹扎后剩下的部分可结合简单捆扎,注意要扎的紧)4、5、染色(先检查松紧程度,再浸透下染锅)教师提示制作要点:夹扎和捆扎结合)(1)先折叠再夹扎(2)夹扎、捆扎一定要紧(3)(3)先浸后煮(4)2、边看边想自己在创作时应该

怎样处理。学生运用夹扎、捆扎方法创作作品,解决实践练习中的制作难点,提升作品练习时教学难点把握的有效性。制作辅导夹扎、捆扎时:出示制作要求:(1)折叠(2)夹扎、捆扎要紧煮染时:出示制作要求:(1)检查夹扎。捆扎松紧程度(2)入水要透(3)煮染,并漂洗拆熨时:出示制作要求:(1)拆线先找头(

2)漂洗过后再熨烫创作活动,巡视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创作。在指导学生制作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作分层指导。展示评价展示作品,小组讨论交流:评价内容:(1)作品的构图是否饱满(2)作品的图案是否清晰(3)作品的图案是否丰富欣赏作品并交流,总

结失败原因,为下次作品做好准备。1、学会欣赏同龄人的作品。2、学会给自己找问题,加深印象,让自己学会更快进步。想象拓展你还能怎样折叠怎样扎?学生自己动手多折叠多捆扎多尝试通过多动手多动脑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扎染技法。归纳小结1、引导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2、师:本节课同学们表

现很棒,小组合作意识强,能够用夹扎法扎染出漂亮的花手绢,图案清晰、饱满、构图完整,给老师很大的惊喜。3、师;扎染是一门古老的防染艺术,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这门独特的民间艺术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金凤六小“美术”课堂备课研究4板书设计花手绢捆扎扎制方法:夹扎缝绞教学反思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它依据一定的花纹图案,先将织物进行捆扎然后进行染色。染色时折叠处不易上染,而未扎结处则容易着色,另外由于在染色过程中被捆扎的织物受到轻重、松紧不同的压

力,被色浆浸渗的程度也不同,因此产生深浅虚实、变化多端的色晕的艺术效果。染成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且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扎染也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这门独特的民间艺术

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五年级学生通过第一课时扎染的学习和探索,学生已经能用捆扎的方式完成简单的扎染作品。能够做到扎过的就能抽紧扎牢,不被染到色,形成简单的图案。但对于作品内容的表现方式比较单一,本课进一步通过扎染实物、图片等资料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扎染,通过教师的

演示,引导学生主动有效的学习不同的扎法,学会更多的表现技法,使学生的作品内容更为丰富有特色,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我国传统艺术——“扎染”的艺术魅力。本节课由浅入深,徐徐渐进,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了解认识与积极创造中扎制出美丽的花手绢。我自己戴着用夹扎法扎染的围巾引起

学生的好奇,然后让学生回忆对扎染的理解,引出扎染最主要的扎制方法。我选择学生平时在扎染课上的作品图片让学生观察图案变化,再出示夹扎作品图片让他们观察不同,引出本节课的要点,用夹扎法扎制花手绢,然后微课演示扎制步骤,学生很直观的学会

这一技法。各小组通过分工合作都能扎制出美丽的花手绢,图案清晰饱满,构图完整,给我很大的惊喜。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主要运用了1、观察质疑法2、合作探究法3、归纳总结法4、互动交流法5、实践体验法6、创作提升法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方法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去做,这样就

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学生对老师有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扎染的热情热情。不足:当然,教学中,也出现了不少遗憾,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想让学生了解更多扎染的知识,对扎染有更全面的认识。怎样做到知识面讲解全面,又不花费大量时间还能让学

生很好的理解,这些是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磨练,积累经验,以求取得最好效果。学生用夹扎法扎制的时候,剩余的部分可以多用彩线扎制,这样会出现不同的花色,图案更丰富。在煮染时由于时间的关系,煮染时间较短,导致个别作品夹扎里面的部位图案没有清晰的呈现,晕染的效果

不明显。当然,我相信每一节课的扎染会让我们积累很多的经验,技法的掌握会越来越娴熟,扎制的作品也会越来越精美。金凤六小“美术”课堂备课研究5扎染—《花手绢》王小芳金凤六小晒课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