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桂美版】五年级上册《7 面塑》教学设计1.doc,共(2)页,7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610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面塑》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桂美版小学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广西美术出版社)年级:五年级(上册)课时:40分钟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面塑,源于山西的民间艺术,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
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面塑艺术在汉代已有文字记载,是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到了明代,面塑逐渐脱离食用,演变成单纯艺术形式独立存在,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本课通过欣赏民间面
塑艺术,让学生在了解面塑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再动手以面泥为材料,通过和面、揉搓、捏压、刻画等简单的泥工技法,制作卡通形象面塑作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体验和创作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热情。通过本课学习,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感知面塑的材质美、造型美和色彩美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精神。2、能力目标:能掌握设计制作技巧和步骤,制作卡通人物面塑作品。3、情感目标:认识民间民俗文
化,激发热爱民间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利用面泥创作和制作卡通形象面塑作品。难点:面塑造型的创新表现。教学具准备教师:课件、面泥、面塑工具等学生:面泥、面塑工具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做一做:全班跟着教师一
起用面泥包饺子。学生通过摸一摸、做一做初步体验面泥的特性与简单的泥工技法。激发学生的学习面塑的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2、揭题。二、欣赏感知(一)通过图片欣赏,学习面塑知识21、面塑的定义: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
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2、面塑的发展:面塑艺术在汉代已有文字记载,是做面花食品时为增强装饰效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师通过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面塑——“可食用的艺术品”。到了明代,面塑逐渐脱离食用,演变成单纯艺术形
式独立存在,出现了专用于收藏的面塑。引出本课的创作内容——学习运用面泥创作和制作具有收藏价值的卡通形象面塑作品。(二)欣赏卡通形象面塑作品通过图片让学生欣赏丰富的卡通形象面塑作品,教师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技法上去欣赏、感受面塑的美。三、提炼素材学生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打
算以哪一个卡通形象或创作一个新的卡通形象,制作面塑作品?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提炼素材,并给予肯定与建议。四、教师示范教师以“小黄人”的卡通形象为例进行面塑示范,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泥工技法。板书:揉搓、捏压、刻画五、布置
美术作业1、内容:根据自己选择..或设计..的卡通形象,利用面泥创作和制作卡通形象面塑作品。2、要求:造型生动、色彩鲜艳。3、教师巡堂指导:重点从根据造型的塑造在技法上去指导学生。六、作业讲评教师选择部分作品在讲台上展示。1、自评的学生扮演民间面塑艺人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
讲述创作构思,教师点评并给予肯定。2、互评的学生扮演游客互评作品,并说说谁的作品最有趣,教师总结并给予肯定。七、课堂小结面塑,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造型艺术,扎根并生长于民间,质朴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创作
精神。面塑,是在普通民众手中开出的蕴含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的花朵,是一种虔诚的信仰与文化的结晶。它,需要我们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