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桂美版】一年级上册《第5课 撕纸动物》教学设计1.docx,共(6)页,1.993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545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撕纸动物》授课年级:一年级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35分钟教材分析:《撕纸动物》是广西美术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5课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孩子最容易亲近动物,本课以学生熟知的动物题材作为教学内容,作品以撕纸、
拼贴的形式呈现,两者结合,最能激发学生生学习的兴趣。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撕纸动物》是综合撕纸、拼贴的学习活动。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撕纸动物不失为一种较为巧妙而有
效的综合能力的训练。学情分析:由于一年级学生的手指肌肉发育还不完善,用手撕纸的形式来表现动物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多鼓励他们,不刻意要求形似,只要作品大胆、有创意、有趣,形象粗糙些皆认可。教学
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撕纸”的方法,并能够结合“拼贴”完成一幅撕纸动物作品。2、方法与过程:利用纸材自由探索、自由创作表现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手脑协调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美
、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2力,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学习撕纸、拼贴的方法,并完成一幅撕纸动物的作品。教学难点:巧妙运用纸材,大胆撕出有创意的动物形象。教具准备:课件、教师范作、微视频学具
准备:彩纸、旧杂志、报纸、固体胶教学环节:情境导入→创作引导→创作实践→总结评价→拓展延伸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故事导入2、观察撕纸动物作品,思考如何制作出来?引出“撕纸”3、板书课题——《撕纸动物》二、创作引导:3(一)师生尝
试撕纸,探索“撕”的方法。1、撕“三角形”你怎么撕得这么快?2、撕“圆形”你怎么撕得这么圆?3、教师小结撕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遇到简单的形状的时候,可以直接拿起纸,脑袋里一边想着要撕的形状,一边大胆撕!第二种是遇到比较难
把握的形状的时候,可以把纸放在桌面上,一手压纸,一手撕。撕纸方法一撕纸方法二(二)师生尝试拼贴,探索“拼贴”的方法。41、观察动物各部分形状教师出示撕纸动物作品,学生找出它们身上的形状。教师补充:还可以撕出不规则形状。2、师生
感受用不同形状拼贴成动物教师示范拼贴,并请学生尝试拼贴。3、教师示范“如何完善作品”撕小圆变成眼睛、小三角可以变成嘴巴,还可以用这些碎纸片给它装饰。注意颜色的搭配。4、观看制作微视频,梳理和归纳“撕纸动物”作品完成的方法1、观察2、撕纸3、拼贴5、欣赏
“使用丰富图案的纸材”制作的作品5撕纸动物还可以更漂亮!再观察,这些作品又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我们还可以用有很多图案的纸来撕,就可以创作出更美,更丰富的撕纸动物作品。三、创作实践:1、作业要求:两人一小组合作,大胆地撕
、大胆地设计和想象,创作出你喜欢的动物,让它们回到大森林中。2、学生制作,教师巡堂指导。四、总结评价:1、学生自评2、学生互评3、教师总结:美术无处不在,小小一张纸,通过我们灵巧的小手撕、贴就能变成精美的作品。五、拓展延伸:61、撕纸、拼贴的方法还可以制作什么作品?2、看看我们的桌面和周
围,应该怎么做?3、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板书设计撕纸动物方法:1、观察2、撕纸3、拼贴教师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