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体育与健康【通用版】五年级《滚翻组合》教案.doc,共(4)页,2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437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滚翻组合:(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后滚翻-(男)跪跳起(女)蹲跳起)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1、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试用本)2、内容:身体表现——健身乐园——滚翻组合练习二、指导思想本节课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学生直观示范动作及动作方法、要点。学生在练习时教师利用平板电脑录制视频,使学生直观看到自己的动作,教师和学生一起相互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作质量。在教学时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空间,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和谐发展。三、教材分析技巧也叫垫上运动,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运动项目,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后滚翻-(男)跪跳起(女)蹲跳起是在水平二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更高的要求。本课教材的技术性比较强,是在前、后滚翻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和方向的变化,组合动作是在单个
动作掌握后将几个动作组合起来进行的练习,体现成套动作的连贯性、节奏感。四、学情分析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是由17个农村小学组合起来的,学生思想单纯朴实,意志品质良好,非常热爱体育运动。学生以前学习过前、后滚翻、跪跳起而且动作技术掌握很好。只要学会交叉转体就可以完成
本课学习任务。所以在本课学习中将重点放在学生交叉转体上。因为教材增加了空间方向的变化,难度也随着加大。所以学生掌握起来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引导,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解决教材的重难点。
五、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教学,学生能说出组合动作名称,基本掌握动作方法,60%以上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保护下可以完成动作,35%左右学生能独立、连贯地完成动作。2、发展学生身体柔韧性和灵敏性,提高平衡能
力。3、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创新能力,在练习中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练习,认真帮助与保护同伴完成动作。教学重难点:重点:向后腿“扭开”转体180度。难点:两腿交叉时机和转换方向腿的确认,动作的协调连贯。六、教学流程预热身心1、课堂常规学生:整队、报告班级出席人数。教
师:宣布上课,师生问好,说出本课学习内容、目标及要求,检查学生服装、人数。2、队列队形练习学生:在教师口令的指挥下,学生随音乐节奏进行队列练习。教师:口令指挥,观察学生练习,随时提示。3、自编健美操学生:在教师和音乐指挥下进行健美操练习。教师:口令并与学生一
起练习,及时提示动作要求。设计意图:快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保持身体正确的姿势,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节奏感,使学生充分活动好颈部、肩部及全身关节,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音乐伴奏)学习新知:1、复习后仰成“桥”2、复习侧手翻3、复习前、后滚翻。4、利用学校互联网观看教学动作方法视频
。(在11分—12分左右)5、教师提出问题(1、交叉腿的时机2、扭转方向的确认),学生回答。6、学生分组练习前滚翻两腿交叉,教师巡回指导、提示。7、练习整套动作。(练习时提示学生两腿交叉的时机,转体时重心要稳,注意
帮助与保护)8、根据学生练习情况,结合教师、同学评价,组内讨论进行自我评价。通过练习反馈,进行自我调整。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分组后对基本完成的同学进行重点辅导。9、教师利用平板电脑给学生录像,和同学们一起观看和评价。目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评价,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提高自身的动作质
量。(在21分—25分左右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10、学生自编组合动作展示,教师评价。设计意图:复习以前学习过的知识,主要是对学生身体韧带、肌肉进行拉伸。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观察动作方法,同时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经过反复练习前滚翻交叉转体,主要是解
决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学习整套动作奠定基础。在学习整套动作时教师及时到各个学习小组指导,并与学生互动,使学生之间能互相学习指导。使用现代教学工具使学生直接看到自己的动作,在练习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对学生学习准确的动作方法有很大帮助,最后
利用学生自己组合动作来拓展学生的能力。身体发展:游戏:“蛇形跑接力赛”设计意图:利用游戏练习,提高学生奔跑的能力,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课堂的练习兴趣,增加练习密度,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困难的精神。放松身心1、自编放松舞蹈学生:在优美
的音乐声中进行放松教师:及时提示与学生一起放松练习2、课堂总结3、布置课后练习,宣布下课,4、回收器材设计意图: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进行放松,使学生身体得到充分放松,身心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七、场地器材1、电子白板1块2、音响播放器1台3、大体操垫子12块4、接力
棒4个八、运动负荷预计最高心率预计:155-160次/分,出现在28′—33′之间。全课练习密度预计:50-55%,全课平均心率预计:120-125次/分。九、课后作业:课后练习前滚翻交叉转体重心的稳定性。十、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更直观的观察技术动作,调动了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完成动作技术较好。小组学习非常认真,能相互点评、指导,学习兴趣浓厚。在才艺展示方面学生能把自己的组合动作展示出来,表现良好,基本上完成了本课教学目标。但是学生在交叉转体时中心还不够稳定,虽然布置了课后
练习,教师还应该想一些其它方法来解决身体中心的稳定性,为下节课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