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科学【湘科版】五年级下册《太阳与影子》教案 (6).doc,共(4)页,2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21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太阳与影子教学目标:(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2)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3)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4)四人合作,画出铅笔的影子,观察影子。重点:是
指导学生实际观察和记录一天中影子的变化。难点:研究太阳东升西落与影子长度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记录纸,玻璃。学生准备:分组——橡皮,铅笔,尺子,手电筒,彩笔等。教学过程:一、导入(猜一猜)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
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2.学生猜谜。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4.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5:同学们知道
的可真多,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了解太阳和影子的更多变化。(板书课题)[评析: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
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二、师生探究:影子的产生条件1、你能在室内找出自己的影子吗?2、打开教室内的电灯。(1)学生拿起自己的课本,抬高到离桌面约10厘米的地方,在桌子上找一找书的影子。(2)
通过这个活动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初步感知:在灯光下有物体的影子。4、寻找:哪些物体有影子?认识到,并不是有了物体就有影子,在没有光线的地方,或是在其它物体影子里的物体就没有影子。5、观察:这些影子是什么样的,和物体本身的形状有没有什么联
系。6、比较:这些影子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哪个亮一些?哪个暗一些?7、师生共同小结:影子的产生有2个条件,一要有光源,二要有不透明的物体。三、生生合作:影子的长短、方向1、讨论:从早上太阳升起到傍晚太阳落山,物体的影子有变化吗?(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影子会动。然而仅仅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
接着让学生猜想影子会怎么动?朝哪个方向动?为什么要朝那个方向动?除了方向变化,还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意在向学生渗透:猜测也应是有根据的。以此培养学生根本
已有经验对未来事物做出较准确预测的能力。)[评析:猜测是由问题到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猜测,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学生作出猜想后,无需
教师布置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会再次观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2、同学们的想法有这么多,由于时间的问题,我们不能马上在课堂上观察到。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实验。3、小组合作: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1)谈话:一天中影子是怎样变化的?(2)看书,了解实验方法(3)
学生讲述实验过程,教师补充(4)分组实验(5)汇报: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6)总结:影子总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同一时间,所有直立物体的方向都是相同的。同一
物体,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较长。四、手影游戏1、教师往墙上做手影(蛇、鹿、鸟飞)2、学生上台展示手影。3、师带领学生看手影游戏的图片。五、畅所欲言:太阳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六、畅谈收获。附:板书设计太阳与影子光+不透明的物体→影子长短方向气温早晚
长相反低中午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