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科学【湘科版】五年级下册《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教案3.doc,共(9)页,88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18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电磁铁的构造和会制作简单的电磁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科学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
证——得出结论”这样的实验步骤探究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重难点是在对比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做实验兴趣也很高。由于前两节的课已经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所以在堂课中,教师只要注意
好新旧知识的过渡和启发就能确保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2、通过探究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节数、线圈圈数有关。电池节数越多电磁铁磁力越大,电池节数越少电磁铁磁力越小;线圈圈数越
多电磁铁磁力越大,线圈圈数越少电磁铁磁力越小。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亲历“提出问题——科学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2、以倾听、交流的形式了解分享其他小组的研究成果,让学生知道积极的交流和讨论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想法,促进新想法的合成。情感
、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能够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从探究过程中体会到开展小组合作对探究活动极其重要和必要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会控制变量,通过改变试验中电池节数越和线圈圈数分别探究其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2、设计并完善电池节
数和线圈圈数对电磁铁磁影响的实验计划。【教学准备课件、电池、电池盒、导线、铁钉、大头针、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导,提出问题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学习并自己动手制作了电磁铁,知道电磁铁通电可以(生:产生磁性),断电(生:磁性消失)。在制作电磁铁的
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每个小组做的电磁铁所吸引起的大头针数量并不一样,有的多,有的少。吸引起的大头针数量多的我们可以说这个电磁铁的磁力(生:大);吸引起的大头针数量少的我们可以说这个电磁铁的磁力(生:小)。既然电磁
铁的磁力有大有小,那么又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它呢?(板书: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意图:新授之前,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用自制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情况,对实际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由此引出的问题才是最真最具
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二、扩展思维,科学假设1、PPT出示:“作出假设”,电磁铁基本构造图。2、学生自由讨论,师画“电磁铁”简笔画。3、汇报交流(学生汇报时,老师结合简笔画进行板书,板书关键的词语:线圈:圈数、导线的长短、导线的粗细铁芯:长短、粗细、形状电池:电池节数4、
说出假设依据(引导学生结合电磁铁的基本构造图,从所需实验材料去思考。)老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同学们的交流,提出这么多的假设来,学习科学就应该有这样的态度!在之前的学习当中,我们知道用“铝棒”或“木棒”
等代替铁钉时,发现电磁铁并不能产生磁力,这说明电磁铁的磁力与内芯的材料有关,而电池和线圈作为电磁铁的组成部分也极大有可能影响着电磁铁的磁力大小。5.确定研究问题:师:假设是否正确得靠(生:实验)来验证。因为时间有限,在今天的这节课当中,我们就选择“线圈圈数”和“电池节数”两个假设,先来研究电磁铁磁
力大小。(设计意图:假设对于科学探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假设并不是空想的,而是有理有据的猜想。有依据的假设可以有效指导探究活动的开展,此环节中注意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和相互交流时间。)三、周密思考,制定计划活动一探究电池节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1、师:首先,我们来探究电池的节数
对于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为了研究某一个因素对于实验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我们应该控制(1)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对比实验。那么在这个实验当中,我们要保证哪个量变,哪些量不变呢?2、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a.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线圈的圈数,其他条件都不能
变。b.如果线圈圈数变化了,电磁铁磁力大小却没有改变,这说明了什么?如果线圈圈数变化了,电磁铁磁力大小也随之发生改变,说明这个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c.线圈圈数的改变尽量对比差距大一些,方便观察。(PPT出示线圈圈数(
变)、电池节数(不变)、实验记录单)(设计意图: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计划是科学教学的重点环节,具有指导性的实验计划是科学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同时,此环节也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交流,
激烈的交流往往会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四、实验探究,收集数据1.实验前,除了计划中要控制的条件外,老师提出实验操作注意事项:(齐读)a、规范操作:接通电源钉尖吸引;慢慢移动;断电数数。b、为了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禁止长时间接通电磁铁,减少电池电力的损耗。c、每
组实验都要做两次,取其平均值并排序。d、合理的分工合作:各小组明确分工,完成实验的操作、协作、点数、和记录单一的填写。(教师到各组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设计意图:实验前,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做好成员分工,并对一些细节进行提示和指导,分工合作更有
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活动效率。)五、对比数据,得出结论1、小组汇报师:请完成实验的小组举手,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现象和结论。2、展台展示师:大家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吗?老师选一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他们的实验记录单。3
、活动过程展示(希沃授课助手)4、板书小节:(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学生自己总结出电池节数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个实验:活动二探究线圈圈数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一)周密思考,制定计划交流:
在这个试验中线圈圈数(不变)、电池节数(变)、实验记录单(二)实验探究,收集数据各小组继续发扬团队精神,协作完成第二个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写在记录表二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马上纠正。)(三)对比数
据,得出结论1、小组汇报师:请完成实验的小组举手,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现象和结论。2、展台展示师:大家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吗?老师选一个小组来展示一下他们的实验记录单。3、活动过程展示(希沃授课助手)4、板书小节:师:课前你们的猜测对了吗?看来科学合理的猜
测确实可以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实验。两个试验之后,你们的收获是什么呢?(设计意图: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实验结论不仅可以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还能发展学生自己我评价的能力。用实验去验证之前的假设让学生领会到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
科学素养。)六、总结方法,拓展延伸今天这堂课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出色,科学家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精神都体现在你们身上了。同学们通过“提出问题——科学假设—制定计划—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样的实验步骤,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出了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和线圈圈数之间的关系这
非常了不起。现在黑板上还留着一些没有被我们验证过的假设,那么这些因素是否会对电磁铁的磁力大小造成影响呢?让我们留在后面的学习当中继续研究,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成为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人!(设计意图:及时的总结,积极的
评价能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和谐,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板书设计】【实验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