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2020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我们住房的材料》教案

DOC
  • 阅读 4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02.000 KB
  • 2023-02-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科学【2020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我们住房的材料》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科学【2020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我们住房的材料》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科学【2020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我们住房的材料》教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科学【2020新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我们住房的材料》教案.doc,共(7)页,10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112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2课我们住房的材料—、教材分析衣食住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前一课了解了衣服材料,本课引领学生了解住房材料,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住房相关材料的性能、作用和发展变迁,在观察、调查、设计等系列活动中进一步建构“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人工世

界和自然世界不一样”等概念。本课教材按照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编排了导入活动(住房的变迁与建筑材料的发展史)、“调查我们的住房用到了什么材料”“比较几种住房建筑材料的性能”、拓展活动等(装饰浴室)4个活动,活动与活动之

间体现了承前启后的逻辑关系,以学生天天接触到的住房材料为载体,用“做技术、捋技术”的理念,按“由表及里、从整体到局部、从看到研再到做”的认知逻辑,弓I领学生经历感知梳理、调查分析、实验探究、材料设计等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调查分析、搜集整理信息等探究技能,同

时渗透了技术工程过程要素的培养,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本课与前一课是本单元内并列的两课,编写思路与呈现方式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前一课将科技史放在最后进行总结,本课则将科技史放在开头做导入。而且,本课没有要求采用实验的方式予以求证,而是采用查阅资料的间接方式进行。第1个活动“

调查我们的住房用到了什么材料”,要求学生开展住房建筑材料的调查、统计,并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材料的性能做出合理的假设。第2个活动“比较几种住房建筑材料的性能”,以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假设予以检验。拓展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如果要装

饰浴室,讨论该怎样选择合适的材料。二、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我们住房不同部位的建筑材料的不同是因为材料的性能不同,这样才能满足我们不同的需求。知道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描述某些材料的透明程度等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

用途。知道住房的建筑材料是制造技术的产品,住房是建筑技术的产品,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2.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住房建筑材料调查,记录、统计调查结果,并作出材料性能的假设。查阅资料比较住房建筑材料的结构特点,推测、检验住房建筑

材料性能的假设。3.科学态度积极参与调查、查阅资料等活动,乐于合作与分享。拓宽材料认知范围,愿意了解人类建筑材料制作技术的发展。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了解并意识到随着科技的发展,住房建筑材料越来越丰富。三、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

材料:光滑程度不同的地板砖、不同透明程度的玻璃教师演示材料:教学课件四、教学建议建议课时为1~2课时。教学导入1.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3幅图片(不同时期的住房)打乱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列,并说一说理由。由此揭示课题并正式进入本课学习。2.教师也可以谈话导入,然后依次出

示教材中的3幅图片(不同时期的住房),并逐一简单介绍,由此揭示课题并正式进入本课学习。活动1调查我们的住房用到了什么材料此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调查、统计、分类、分析能力,针对后面的性能研究活动做好准备。教学可以按照“指导怎样开展调查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调查活动”-“统计分析调查结果,作出合

理假设”的步骤进行。1-开展调查活动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予以指导,明确怎样开展调查活动。教材插图中的场景对话旨在用调查活动的示例提示学生,三句对话分别指向三个内容:“门窗”(主要有结构材料、装饰材料两类)、“地面”(主要是装饰材料)、“墙壁”(主要有结构材料、装饰

材料两类)。至于调查哪些内容,调查了解到什么程度,各小组可以自主选择,并要求根据自己的调查对象,制订简单的调查计划,并且参照学生活动手册中的记录表设计本组的调查记录表,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小组设计和调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分别进行适时指导。2.开展调查活动时

,学生必须及时做好记录,将调查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或自己设计的记录表中。需要注意的是,调查活动如果不是当堂在教室内进行,则可以安排在课前或课后在家长带领下进行。如果课前完成了调查活动,课上此环节则可以改为调查过程的汇报,如果是课后进行调查,则课上此环节可暂停,与前一课相关内容合并学习,等到

第2、第3课时再延续未完成环节的教学。3.调查完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统计,并且根据统计结果,启发学生作出关于住房建筑材料性能的假设。这个分类统计、整理分析的过程可以小组为单位分头进行,然后在班级内交流。但是必须要求学生做出合理的假设,促使调查活动朝着科学探究的方向前进。教材提供了场景

对话进行提示,“客厅地面和浴室地面的材料不一样”表示需要关注地面常见装饰材料的异同,“墙壁里面”表示还需要了解结构材料,“阳台玻璃和浴室玻璃也不一样”表示需要关注装饰材料的透明性能,旨在为调查活动之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2做铺垫。活动2比较几种住房建筑材料的性能此活动旨在引导学生

了解住房相关材料的性能,在观察、调查中进一步建构“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不一样”等概念。教学可以按照“实际比较几种住房建筑装饰材料的性能”(例如地板砖、玻璃)-“查阅资料了解其他住房建筑材料的性能”的步骤进行。1-实际比较几种住房建筑装

饰材料的性能。地板砖的光滑粗糙程度、玻璃的透明程度,这些装饰材料的性能,是可以通过实物比较得出结论的,教材选择这两种材料作为示例,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建筑材料来说容易准备一些,另一方面这两种材料也比较适合三年级学生研究。当然,教学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调整。本研究环节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加一些实际需求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思考:如地板上洒了水后,防滑性能会变吗?什么地方需要用防滑的地板砖?哪些地方需要安装透明度不太好的毛玻璃?等等,让学生的研究成果更有实用性,同时驱动学生进一步关注材料性能的动机,为下一活动

做好知识铺垫。2.查阅资料了解其他住房建筑材料的性能。建筑材料名目繁多,但大体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其他专用材料等。面对不方便进行实验研究的材料,教材提供了指南车信箱,以查阅资料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钢材、混凝土等常见的结构材料的性能。拓展活动装饰浴室此活动是用任务驱动学生运

用前面活动获取的住房材料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的信息应用于浴室装饰活动中,主要检验学生是否能合理运用装饰材料的相关性能。教材中的情境对话,提示了防滑、不能透明但又要一定的采光、防水等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此拓展活动并非真的让学生去装饰浴室,而是考查学生装饰浴室会不会根据需求选择具有相

应性能的材料。五课程资源中国古今建筑材料发展历史中国古代建筑,拥有辉煌的历史,为世界建筑的发展增添了绚烂的一笔。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不少的优秀建筑,有雄伟壮丽的紫禁城、雕梁画栋的颐和园、天下绝景的黄鹤楼、诗情画

意的苏州园林等。当我们感叹古人的智慧时,是不是也思考过,古人是用什么建筑材料来建造这些伟大建筑的呢?建筑材料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建筑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及科学水平的进步,是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古代的洞穴、茅草屋

,到能够烧制砖瓦和石灰,建筑材料由天然的筑土、垒土进入了人工生产,为较大规模地营造房屋和其他建筑物奠定了基本条件。从世界各地保留至今的古代著名建筑中,不难看到人类开展建筑活动的悠久而艰辛的历程和精湛的施工技术。(1)天然材料发展

原始期最初的建筑出现在距今6000-7000年前,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使用木结构、草泥等材料搭建居所。这是地面建筑的雏形,在同时期的黄河流域也发现了很多原始部落遗址,证明在当时已出现木构架结构建筑,木构架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人工建筑材料。在此

以后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生产资料不断增加,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建筑材料的人工合成率也有很大提升,此时夯土技术已经得到大规模应用。利用夯土技术建造的建筑物典型的有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2)人工材料成形期在秦汉时期因国

家统一,国力富强,古代建筑出现了发展高潮。其木结构已经趋于成熟,在建筑上使用斗拱的现象也在该时期较为常见。此时建筑的屋顶建造形式也较为丰富,外砖与砖石结构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发展,木梁、烧土砖及条石也是当时建筑的主要建筑材

料。而后两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建筑稳固发展。因佛教在当时发展速度较快,佛教建筑在这一时期也较为盛行。佛教建筑多为寺庙类建筑,此外开凿石窟寺也成为当时佛教建筑的主流形式。我国这一时期建成的主要佛教石窟建筑有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太原天龙山石窟等。因佛教建筑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建筑材料使用的稳定,以夯土、烧土砖、陶瓦、木梁、条石为主的体系已大体成形。(3)人工合成材料繁荣期在唐代,建筑材料又出现了进一步发展,在该时期朝廷制订了营缮的法令,设置相关官员操作绳墨、绘制图样及进行材料管理,这使建筑工程水平得

到了很大提升。随时间流逝,唐代建筑的建筑风格从恢弘大气逐渐演变为细腻、纤巧。自此大幅提升了人们对于建筑外形装饰的重视程度。北宋时期朝廷颁布并刊行了《营造法式》。书中规定了建筑设计、施工和建筑材料使用等级、

规格的规范。从书中反映出宋代建筑中运用了很多新材料如琉璃瓦、琉璃、石刻、陶瓷、金属构件等,金属饰品的制造和使用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4)多元化建筑材料时期中国现代建筑指的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直至目前这段时间的建筑活动,钢材、

水泥、混凝土、玻璃等多种材料在不同时期得到不同的应用,建筑材料多元化。建筑材料的发展史,是人类文明进化史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也在逐步发展中。人类从不懂使用材料到简单地使用土、石、树木等天然材料,进而掌握人造材料的制造方法

。从烧制石灰、砖、瓦,发展到烧制水泥和大规模炼轻钢龙骨。建筑结构也从简单的砖木结构发展到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发展反过来又使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得到新发展。20世纪中期以后,建筑材料发展速度更加迅速。传统材料朝着轻质、高强、多功能方向发展,新材料不断出现,高分子合成材

料及复合材料更是异军突起,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上。从一万年前人类使用天然石材、木材等建造简单的房屋,到后来生产和使用陶器、砖瓦,石灰、三合土、玻璃、青铜等建筑材料,中间经历了数千年,其发展速度极为缓慢。从公元前两三千年到18世纪,建筑材料的发展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发展仍然非常缓

慢。19世纪发生的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建筑材料的发展,相继出现了钢材、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进入现代文明的21世纪,很多以前的建筑材料都已经成了淘汰的产品,取而

代之的是新型的环保建材。经过数千年的风雨洗礼,建筑在华夏大地上也在不断变更,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建筑材料的发展也早就突破了原有限制,形成了多元化建筑材料,多种材料结合使用的建筑新浪潮。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