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科学【2020新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模板.doc,共(10)页,8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89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单元教学方案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着重研究动植物生命历程中的繁殖环节。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途径,了解种子的外部特征与内部结构,发现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认识植物利用种子和根、茎、叶进行繁殖的各种方式以及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中
发展的繁殖技术,能用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繁殖,知道一些植物种子传播的不同方式;认识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认识常见动物卵的结构,区分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知道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初步认识生物体的生命过程以及生物的繁殖特性,建构植物和动物繁殖的概念。二、单元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
.知道植物的种子有种皮和胚,使得植物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后代,2.知道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3.知道有的植物可以通过根、茎或叶等繁殖后代。4.知道传粉是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的一个环节,
许多植物能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5.知道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植物果实的一些特征有利于传播种子,植物种子的传播有多种方式。6.知道动物的受精卵里有胚,能够长成新的个体。知道动物有卵生、胎生等繁殖方式。(二)科学探究1.能运用感官
和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种子、鸡蛋内部的结构。2.能设计探究植物种子萌发条件的对比实验。3.能尝试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后代。4.能区分并描述动物卵生和胎生繁殖后代的不同方式。(三)科学态度1.有兴趣探究动植物繁殖后代的条件、方式和过程。2.
能坚持观察、记录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繁殖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3.在探究动植物繁殖后代的条件、方式和过程中,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具有以事实为依据阐述观点的意识,(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多种植物和动物繁殖技术。2.了解环境对植物和动物生命繁行、物
种延续的重要影响,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三、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共有3课,包括第4课、第5课和第6课。第4课是《用种子繁殖》,本课是在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植物可以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认识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了解种子萌发需要
的外部条件和萌发时发生的变化;知道种子的产生要经历开花、传粉、结果和成熟的过程;知道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与果实的形态结构相关。第5课是《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本课是在上一节课学习植物种子繁殖后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用根、茎、叶进行繁殖实验,发现有的植物可以用根、茎或叶等繁殖后代。最后通过介绍植物
的组织培养,让学生意识到,人类可以介入植物的繁殖过程,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植物繁殖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第6课是《动物的繁殖》。本课主要研究动物的繁殖方式,区分卵生和胎生动物,本课通过观察和比较一些动物的繁殖,了解动物有卵生和胎生两种方式:观察鸡蛋和其他动物的卵,了解卵的外部特征和
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了解卵孵化的条件与过程,说出一些常见的卵生动物,初步建构卵生动物的概念;认识黄牛等动物的繁殖方式具有在体内先由卵发育成幼体后。再产出后代的共同特点,初步建构胎生动物的概念。四、单元
教学策略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辅,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
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五、课时安排4.用种子繁殖2-35.不用种子怎样繁殖16.动物的繁殖1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第2单元动植物的繁殖4.用种子繁殖第几课时1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这节课可以从单元页中学生熟悉的大自然各种各样动
植物的情景开始,让学生提出有关动植物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与动植物繁殖有关且有价值的问题,揭示本单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动植物的繁殖”,然后再聚焦到本课研究的问题:“用种子繁殖”,本课安排了三个科学实践活动。学习目标1.认识一此
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常见植物,知道许多植物能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2.知道传粉是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的一个环节。3.会观察和解剖种子,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4.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
件。5.能列举植物传播种子的实例。6.有兴趣探索有关植物用种子繁殖的问题。7.增强爱护植物种子,珍惜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认识一此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常见植物,知道许多植物能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2.知道传粉是许多植
物产生种子的一个环节。3.会观察和解剖种子,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学准备教师:1.几种干的种子,用水浸泡过的菜豆种子,放大镜,摄子。介绍解剖菜豆种子的方法的图片或视频,种子的萌发过程视频,“种子的旅行”视频、望天树果实降落情景视
频。2.蒲公英、莲蓬、苍耳等植物的果实标本。3.制作会“飞”的果实的材料和工具:卡纸、剪刀、透明胶、小球。学生:各种植物的种子、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导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出示单元页)讲述:在我们
周围可以看到许多动植物,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研究有关动植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问题。2.(出示课页插图)提出问题:许多植物是靠种子繁殖后代的。关于植物繁殖我们可以研究什么?(交流)3.揭示课题:种子内部有些什么?为什么能长出幼苗?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用种子
繁殖的有关问题。(二)科学实践活动:种子的结构1.认识用种子繁殖的植物(出示一盆开花结果的植物)。(1)提出问题:认识这株植物吗?它有上一代吗?它的上一代长什么样?上一代是靠什么繁殖后代的?(2)讲述:植物都有上一代,植物的上一代生长到一定阶段
就会产生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许多植物是靠种子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的。(3)讨论交流;请学生举例说出用种子繁殖的植物。(4)小结:种子是植物的一个器官,地球上有许多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2.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有什么不同。(1)(出示种子图片)明确观察任
务:找一找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2)分发观察材料。(3)观察、记录种子的不同特征。(4)小组讨论、交流。(5)全班交流总结: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3.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1)猜测种子的结构(画图,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2)展示、交流学生的猜测。(3)提供浸泡过的菜豆种子,各组尝试解
剖种子,观察种子内部的结构。(4)提供解剖和观察种子的工具,借助图片或视频,讲解解剖种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5)交流解剖种皮的体验感受和出现的问题。(6)观察种子内部的结构,并画下来(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7)提出问题:观察种子内部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
?它们有哪些相同点?(8)全班交流。(9)小结:虽然种子的外形不同,但种子都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种皮保护里面的胚。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萌发时会发育成根、茎和叶,成为一株新的植物。(三)科学实践活动:探究种子发需要的条件1.提出问题:植物的种子通常是处
在“休眠”状态不会发芽,在一定条件下种子会“苏醒”进入萌发状态。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2.学生猜想,教师适时板书;水、空气、温度、阳光、土壤·……3.设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1)提出问题:我们可以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这些猜测?(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交流并理清实验记录单的记录要点,完善实
验方案。(3)(出示教科书中某组实验方法图)讲述:改变一个实验条件,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实验方法叫作“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4.(出示教科书中四组实验方法图)小结:这几组实验是研究什么条件与种子萌发的关系?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个条件进行研究,然
后再按照同样的方法一一研究其他的条件。5.每位学生选择一组对比实验,在教室进行对比实验操作,做好对比实验后带回家继续观察,6.(出示学生活动手册》明确实验要求;回家在研究时、要将每天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记录下来。7.(出示四组实验结果实物)问题:这是一周前老师做的种子萌发对比实验结果,从实
验结架中。我们能发现什么?8.讨论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9.小结:种子在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萌发。10.播放视频;种子的萌发过程视频。11.布置课后任务:课后完成种子前发条件的对比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下节课让我们
探索更多有关种子的奥秘,板书设计:4.用种子繁殖种皮、胚(胚芽、胚根、子叶)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第2单元动植物的繁殖4.用种子繁殖第几课时2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
这节课可以从单元页中学生熟悉的大自然各种各样动植物的情景开始,让学生提出有关动植物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与动植物繁殖有关且有价值的问题,揭示本单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动植物的繁殖”,然后再聚焦到本课研究的问题:“用种子繁殖”,本课安排了三个科学实践活动。学习目标1
.认识一此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常见植物,知道许多植物能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2.知道传粉是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的一个环节。3.会观察和解剖种子,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4.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5.能列举植物传播种子的实
例。6.有兴趣探索有关植物用种子繁殖的问题。7.增强爱护植物种子,珍惜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认识一此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常见植物,知道许多植物能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2.知道传粉是许多植物产生种
子的一个环节。3.会观察和解剖种子,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学准备教师:1.几种干的种子,用水浸泡过的菜豆种子,放大镜,摄子。介绍解剖菜豆种子的方法的图片或视频,种子的萌发过程视频,“种子的旅行”视频、望天树果实降落情景视频。2
.蒲公英、莲蓬、苍耳等植物的果实标本。3.制作会“飞”的果实的材料和工具:卡纸、剪刀、透明胶、小球。学生:各种植物的种子、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导学过程设计意图(四)科学实践活动:研究果实和种子的产生与传播1.认识种子的产生。(1)提出问题:植物产生种子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学生回答、交流
)(2)《出示油菜开花和蜜蜂采蜜图)提出问题:植物产生种子之前要先开花。当油菜开花时,油菜花会引来许多蜜蜂采花蜜。蜜蜂采蜜对油菜结果和产生种子有什么帮助?(学生回答、交流)(3)讲解:蜜蜂传粉可以帮助许多植物结果产生种子,并提高果实与种子的数量和质量,这是许多植物产
生更多种子繁殖后代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4)提出下列问题:.除了蜜蜂,还有哪些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除了动物帮助植物传粉,还有什么途径实现传粉?(5)学生回答交流(6)(出示油菜开花、结果和种子图)小结:植物产生
用于繁殖的种子、要经历开花、传粉、结果并产生种子和种子成熟几个环节。2.了解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1)提出问题:一粒油菜种子可以发育成一株油菜,一株油菜能产生成百上千粒种子。植物为什么要产生这么多的种子?植物产生的所有种子
都能繁殖成新植物吗?(2)小组讨论、交诡。(3)全班交流。(4)归纳总结:植物产生的种子,有的可能被一些动物食用,有的可能传播到不适宜萌发生长的地方而死亡。因此、植物要产生足够多的种子以提高生存率,保证种群繁衍。(5)列举更多植物产生足够多的种子繁殖后代
的事例。3.认识果实形态与种子传播方式的关系。(1)(出示蒲公英、莲、苍耳图片和实物)提出下列问题:·这些植物的果实有什么奇特之处?·它们分别是怎样传播的?(2)小组观察并交流。(3)全班交流。(4)归纳:蒲公英的果实很轻,长有白冠毛,风吹能把种子传播到远处。莲的种子藏在皮
坚厚防水的果实里,果实嵌生在能漂浮在水面的莲蓬里,随水流传播到远处。苍耳果实外面长有倒钩的刺,动物经过时容易钩在动物的皮毛上,由动物帮助种子传播到远处。(5)交流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6)播放视頻:“种子的旅行”。(7)小结:植物种子(果实)的形态与传播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五)拓展与延
伸1.讲述:望天树生长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高度相当于20多层楼。它的种子传播方式很特别。2.播放望天树的果实降落情景视频。3.问题:为什么说望天树的果实很特别?(交流)4.(出示卡纸、剪刀、透明胶、黄豆)讲述:利用材料和工具,做一个能“飞”的果实模型。5.学生进行制作活动。6.展示作品
,并互相评价:比一比哪组果实模型降落的时间长。(六)总结1.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有哪些收获?2.进一步研究:课外坚持观察和记录种子萌发的对比实验。板书设计:4.用种子繁殖植物种子(果实)的形态与传播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第2单元动植物的繁殖5
.不用种子怎样繁殖第几课时1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课是在上一课研究用种子繁殖植物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的有关问题。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根茎叶也能繁殖吗”,分两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个环节是了解学生对植物除了用
种子繁殖之外,用梳物其他部分能不能繁殖、怎样繁殖的已有认知。第二个环节是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繁殖实验。引导学生学习用根、茎、叶繁殖的技术并尝试进行繁殖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在不断探究、不断思索、不断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获取关于植物繁殖的更多信息。学
习目标1.知道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繁殖后代。2.知道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方法。3.能设计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实验,并进行实践研究。4.能依据实验获得的信息,运用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植物不用种子是怎样繁殖的。5.有兴趣用根、茎、叶繁殖植物,享受研究成功的乐
趣;能坚持管理与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6.认识到运用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植物的繁殖方式。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知道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繁殖后代。2.知道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方法。3.能设计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实验,并进行实践研究。教学准备教师:1.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月季、柳枝
、没发芽和发芽的马铃薯和甘薯、落地生根等。2.实验器材和工具:空花盆、土壤、小铲、剪刀、小刀、喷壶。3.甘薯大田繁殖的图片或视频。学生: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导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出示竹林和竹笋情景)提出
问题:竹子是常见的植物。竹林每年都会长出许多新的竹子,这些竹子是由种子繁殖的吗?竹子主要靠什么繁殖?2.讨论、交流。3.聚焦本课问题:这节课我们研究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植物。(二)科学实践活动:根茎叶也能繁殖吗1.交流用根、茎
、叶繁殖后代的已有认识,(1)提出问题: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植物哪些部分也能进行繁殖?怎样用它们繁殖?列举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的植物。(2)讨论、交流(教师出示有关资料)。(3)(出示马铃薯实物)提出问题:马铃薯
是怎样繁殖的?马铃薯是植物的哪个部分?(4)观察马铃薯实物,找出它的特征。(5)交流观察的结果。(6)归纳:马铃薯茎上有芽眼,马铃薯是块茎。(7)(出示叶边缘长出小苗的落地生根实物)学生观察,交流落叶生根是用什么部分繁殖的。(8)小结:一些植物不用种子,用根茎叶等器官也能繁殖后代。2.
用植物根、茎、叶进行繁殖实验。(1)用根进行繁殖。(出示甘薯实物)提出问题:甘薯是植物的哪个部分?甘薯是怎样繁殖的?观看甘薯大田繁殖图片或视频。开展活动:将甘薯的根埋在土里或泡在水里。要求课后观察它发生的变化。(
2)用茎进行繁殖。提出问题:观察月季的茎有什么特征?能不能用月季的茎进行繁殖?怎样繁殖?学生讨论交流。提供材料和工具,明确科学实践要求。实践:学生选择一种植物的茎,插到疏松潮湿的土壤中。小组间互相介绍用茎托插繁殖的技
术,对比交流托插过程的操作是否规范。学生按规范要求重新杆插,进行展示与评价。谈话:托插植物的茎后,我们还要做哪些工作?讨论交流。小结:需要管理(摆放位置、防暴晒、防干燥、防冻、防虫等);观察、记录。介绍用茎繁殖植物的其他方法。(3)用叶进行繁殖。(出示落地生根图片)提出问题:落地生根可以用什么繁
殖后代?怎样繁殖?提供实践材料,指导学生动手进行叶插活动。(4)归纳总结:对有的植物,用适当的技术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这种繁殖方式叫作营养繁殖。(三)拓展与应用1.列举可以用植物体的不同部分以及其他方法繁殖后代的例子。2.(出示组织培养资料)组织学生阅读有关资料。3.小结
;人类创造出许多种植物繁殖技术,进行植物繁殖。4.布置任务;搜集不用种子繁殖植物的新技术的更多资料。板书设计:5.不用种子怎样繁殖营养繁殖:根、茎、叶繁殖组织培养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第2单元动植物的繁殖6.动物的繁殖第几课时1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研究有关动物繁殖的问
题,本课的科学实践是“动物怎样繁殖后代”,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从探讨“青蛙,鸡是怎样繁殖后代的”问题开始,认识卵生动物的繁殖方式,青蛙是由蛙卵发育成蝌蚪的,这是大多数学生比较熟悉的现象,鸡也是学生比
较熟悉的动物,学生已经知道鸡分为公鸡和母鸡,它们交配后产下鸡蛋,鸡蛋通过母鸡鲜化孵出小鸡。这些已有的知识是开展研究鸡蛋结构活动的基础。第二个环节是观察鸡蛋,分为观察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两个内容。第三个环节是认识黄牛的繁殖方式
。第四个环节是认识卵生和胎生动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习目标1.知道动物通过繁殖后代延续物种。2.知道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的主要繁殖方式,3.了解鸡蛋的结构和在解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4.能列举一些常见的脚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知道胎生和卵生方式的不同,5.对动物
繁殖的问题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6.感受动物生命诞生的神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知道动物通过繁殖后代延续物种。2.知道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的主要繁殖方式,3.了解鸡蛋的结构和在解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教学准备教师:生的和熟的鸡蛋、观察鸡蛋内部结构的工具、课件、动物卡片。学生:有关动物繁殖的资料、学
生活动手册、铅笔。导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出示孔雀求偶情景)讲述: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地面上,有的生活在土壤里,有的在天上飞……这么多种类的动物它们是怎
样延续种群的?2.学生交流。3.小结:动物发育生长到一定阶段,雌雄动物经过交配后就会繁殖后代。动物繁殖后代延续物种是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规律。这节课我们研究“动物的繁殖”。4.提出问题:不同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是怎样的?(二)科学实践活动:动物怎
样繁殖后代1.了解青蛙和鸡是怎样繁殖后代的。(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提出问题:青蛙、鸡是怎样繁殖后代的?(2)学生交流、发言。(3)小结:青蛙和鸡分别是通过雌雄青蛙、公鸡和母鸡交配后产出卵繁殖后代的。2.观察鸡蛋。(1)观察鸡蛋的外部待征。(2)探
究鸡蛋的内部结构,推测各部分的作用。过渡:鸟产的卵的内部是怎样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鸡蛋来认识卵的内部结构。猜想:鸡蛋内有什么?画出鸡蛋的内部结构,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学生交流。提出问题:怎样做才能观察鸡蛋的内部结
构?可以用什么方法和工具打开鸡蛋?学生思考,交流打开鸡蛋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实践:将鸡蛋打开,根据观察画出鸡蛋的内部结构,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讨论交流鸡蛋各部分的功能,认识到其他动物的卵的内部结构与鸡蛋基本相同。3.认识胎生繁殖方式。(1)提出问题;有没有不是靠产卵繁殖后代的
动物?(2)学生交流表达。(3)(出示黄牛繁殖图)提出问题:黄牛是怎样繁殖后代的?(4)学生观察、交流。小结:像黄牛这样从母体直接生出幼仔的繁殖方式叫胎生。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4.认识卵生和胎生动物的特点。提出问题:卵生和胎
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三)拓展与应用1.阅读:鸡蛋孵化过程发生的变化,2.问题:动物还有其他繁殖方式吗?课后查阅资料继续探究。板书设计:6.动物的繁殖卵生、胎生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