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科学【2020新鄂教版】四年级上册14《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案.doc,共(3)页,2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89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4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材简析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主要讲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以及引起其他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来说明浮力的产生。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我们身边的浮力,比如,钢铁造成的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从而对科学产生兴
趣。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学情分析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但是,一般学生不会考虑其中的原因,本
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生活中许多学生都感受过浮力,也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与浮力有关的事情,但对于浮力的概念是陌生的。相信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能够了解浮力的现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观察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了解浮力的存在。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3、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的排开的水量很大。4、再观察其他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了解我们身边的许多物体都能在水中沉浮,说明浮力的存在。过
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
的重要性。3、在研究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教学方式方法教法:引导法、实验法、归纳总结法。学法:交流指导法、小组讨论法。教学准备橡皮泥、气球、玻璃瓶、木块
、课件等。教学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橡皮泥吗?(引入兴趣,步入新课)2、提问:如果把橡皮泥放在水中,它会沉还是浮?3、学生回答(沉,浮)。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教师板书:橡皮泥在水中是沉浮。二、
实验交流,点拨解惑实验一:把橡皮泥放在水中,它会沉还是浮?(实心)1、要做这个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什么材料?2、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观察。3、通过实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课件展示)4、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观察在水中的沉浮。
(空心)5、分组实验,分组汇报。6、教师解释什么叫物体排开的水量?(课件展示)7、橡皮泥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学生讨论,课件展示,教师总结。)实验二:把身边其他物体放入水中,会沉还是浮?1、把一个气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会沉还是浮?2、把一个玻璃瓶,一块木头、一根圆珠笔等物
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会沉还是浮?3、小组交流,得出结论。(课件展示)实验三:1、把相同材质、大小或形状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情况一样吗?2、将相同形状、不同质量的物体放入水中,它们沉浮情况有什么不同?(1)学生分组动手实验。(2)小组汇报实验结果。(3)说一说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4
)运用这些规律,想办法让橡皮泥在水面上,比一比谁的方法所!。(5)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6)教师总结: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种力就是浮力。三、巩固练习,学会应用1、一个气球漂浮在水中,它受到了浮
力的作用,用力按一下气球,我们有什么感受?2、一个玻璃瓶沉入水中,它有浮力吗?想办法验证我们的推测。3、注意保持住房有良好的通风,不要让那些少量的残留有害物长时间停留在室内。4、拓展与应用:(1)物体在其他液体中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吗?如何验证我们
是推测?(2)钢铁制造的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四、总结归纳,建构提升1、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作业设计课堂作业:第14课必做第1、2、3题,选做第4题。板书设计第14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1、实心橡皮泥、玻璃瓶等物体在水中会沉。2、空心橡皮泥、钢铁制造的船、气球、木头等物体在水中会浮。3、
浮力: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对它竖直向上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