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科学【2020新鄂教版】四年级上册3.9《空气的热胀冷缩》教案.doc,共(3)页,2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890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目标1、了解通过加热和冷却可使气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即物体热胀冷缩现象;2、通过实验,知道空气受热后会上升,知道自然界的风是太阳使空气流动起来
形成的。3、会做风的形成的模拟实验;能根据模拟实验来推想自然界里风的成因。4、体会到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准备风的成因实验器(观烟箱)、火柴、蜡烛、蚊香、烧瓶、烧杯、铁架台、酒精灯、气球、空矿泉水瓶、塑料杯、热水、冷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问:加热装在袋子里的食物时,袋子为什么会鼓起来?2、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新课学习。(一)、研究空气受热遇冷的变化。1、认识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将套着气球的小瓶先后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并解释出现的现象。(2)
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实验现象。(4)提问:根据实验现象,说说我们得出什么结论?(5)讲述:实验说明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二)、认识空气受热后会上升。1、阅读课文第30页第1、2自然段,说一说我们怎样做实验?2、学生分
组实验。3、汇报实验现象。4、讨论:根据实验现象与观察发现,尝试解释孔明灯和热气球为什么能在空气中上升。5、学生汇报讨论结果。6、小结:空气受热后,体积变大,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三)、做风的形成模拟实验,认识风是怎样形成的。1、阅读
课文第31页第1自然段,说一说我们怎样做实验?2、学生分组实验。3、汇报实验现象。4、讨论:根据实验现象,说一说风是怎样形成的?5、学生汇报讨论结果。6、小结: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后,蜡烛附近的空气被加热会上升,这时实验箱外的冷空气就流进来,补充热空气上升留下的空间,于是,
空气在水平方向流动起来,就形成了风。四、拓展与应用。1、阅读课文第31页最后一段,推测海滨的白天与夜晚的风向。2、学生汇报自己的推测。3、小结:白天,陆地上的气温比海面上的气温高,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陆地上的气温比海面上的气温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备注:后续及
时更新,请收藏本店,方便下载。